體育政策︱陳偉豪籲港府勿三分鐘熱度:檢討政策保障運動員生活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男子劍擊代表張家朗在花劍決賽,擊敗意大利選手加羅索,成為自1996年以來,首名港隊選手取得奧運金牌,寫下香港歷史重要一頁。賽後特首林鄭月娥、中聯辦、多名司局長、立法會主席等先後通過新聞稿或社交網帖文致賀,跨派別政界人士亦透過社交網站表達喜悅,是香港近兩年沉重社會氣氛下,難得一見的歡慶場面。
以上場面對部分港人而言,或許似曾相識:12年前港隊足球代表隊在東亞運動會取得金牌後,香港也曾掀起一股「足球熱」,港府曾推出「鳳凰計劃」發展足球運動,惟12年過去,本港足球發展未見起色,在國際賽成績亦欠突破。
當年有份參與東亞運奪冠的港隊足球隊前隊長陳偉豪向《香港01》記者表示,張家朗奪冠無疑是對香港體育界的一大鼓舞,但從體育政策角度,政府應該想清楚如何保障運動員生活,讓他們專心訓練,不用為生計發愁,希望官方不要歡慶一輪過後,「三分鐘熱度」忘了保障運動員。

+1
+7

陳肇麒批港府:冇獎牌就企後排 攞到獎牌就企最前

香港政府於2011年至2014年,每年額外撥2,000萬元予足總推行「鳳凰計劃」,為期3年,及後轉型為《五年策略計劃 力爭上游 萬眾一心》計劃,不過多年來足球發展被指成效不彰。此外,有媒體近年陸續揭發足總出現「糊塗帳」問題,包括足總審計委員會無故「消失」,5年沒有開會;薪酬開支年年膨脹等等。

2009年東亞運奪冠功臣、前港隊鋒將陳肇麒,昨晚在社交網寫道:「首先恭喜張家朗,睇下今次邊個衝出嚟影相再講要重點項目,起幾多個場館,再重點培訓年青劍擊運動員。」他指運動需要長遠資助,而非「有獎牌先資助,冇獎牌就冇資助」,政府目光應放遠一點,而不是「冇獎牌就企後排,攞到獎牌就企最前」,更稱這方面他有「親身感受」,似乎對港府支援體育政策有眾多不滿。

陳偉豪:有獎牌才會獲重視 政策思維有商榷空間

陳偉豪向《香港01》記者解釋,政府對體育項目的支援,一向先視乎成績,例如足球成績欠缺突破,就被剔除在體育學院的精英體育項目以外,但這是「雞先定蛋先」問題,認為此政策思維有商榷空間,「明明足球是最受歡迎的運動,怎麼可能這樣對待呢?」

他又指,當年港府推出「鳳凰計劃」其實並未對症下藥,認為體育項目最缺的未必是資源,而是度身訂造照顧運動員生活,因對於運動員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生活上的支援,可否讓他們專心投入訓練,為香港爭光,但政府這方面似乎未有照顧運動員切身需要:「例如會否得到某個成績,至少給予他有一個公屋單位?(張)家朗可能本身家庭經濟條件不算差,但其他運動員又如何呢?相信如果他不是取得金牌,政府都未必會重視他。」

延伸閱讀:

【港足】香港2034計劃 港隊目標戰世界盃 港超2023大變革

【施政報告】大灣區聯賽雷聲大雨點小 政府應如何支援香港足運?

港足專題.青訓路向3|冰島人眼中的死結 香港足球應如何自處

東方龍獅門將葉鴻輝。(資料圖片)

葉鴻輝:資源未必直接惠及球員

另一名2009年東亞運冠軍隊功臣、東方龍獅門將葉鴻輝表示,「有成績先有資助」,是本地體育界長久以來的大原則,「主要睇你有冇繼續拎獎牌」。

至於政府投放資源的去向,他指足球與其他運動情況有別:「始終足球有職業運動員,我們有所屬球會,是私人公司,很難直接資助一間商業機構,始終需要經過一些中介(指足總)。」他認為資源交由足總統籌後,有時未必能直接惠及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