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年.專訪|梁卓偉:港立清零目標因兩大醒覺 打好仗再問責

撰文:張美蘭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去年初於武漢爆發,同月23日香港終告失守,錄得由武漢輸入首宗確診個案。至今一周年,世紀疫戰未見終點,本港防疫堡壘卻一次次遭重挫,現時仍受第四波疫情煎熬。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過去一年以政府專家顧問身份進言,惟外界批評政府抗疫反應緩慢、漏洞處處。他接受《香港01》專訪,以公共衞生專家視覺評價政府四大抗疫範疇,包括追蹤、檢測、檢疫、隔離,直言最不濟是個案追蹤工作,「不是十分有效」。他說近期港府終以「清零」為目標,相信源於兩大醒覺,第一是與旅遊氣泡煞停,其次是第四波疫情橫行,市民抗疫疲憊,痛定思痛,社會冀走出抗疫黑暗隧道。政策飽受抨擊,梁卓偉認為問責檢討應待打好仗後,「抗疫馬拉松跑咗三分二,你會唔會望返轉頭?」
【抗疫一周年系列報道之四】

延伸閱讀:抗疫一年.專訪|梁卓偉稱出席飯聚先檢測 憂心院舍長者無人探望

抗疫一年|回望四波康復者生死一線 有人仍缺氧 長者坐困院舍

抗疫一年.專訪|曾浩輝評政府跟期望有落差 候檢疫婦離世不應有

本港首宗新冠肺炎確診是武漢乘搭高鐵到港的39歲男子,自此掀開戰幔,抗疫一周年,至昨累計達9,929宗,料今日逼近一萬宗;另奪去168人命,主要是長者。

本港經歷四波疫情,每次都由輸入個案引爆,病毒傳播鏈深入社區。群組爆發不斷,小至家庭聚會群組,大至酒吧、食肆、碼頭地盤、歌舞群組,連最令人擔心的安老院舍及醫院爆發通通變為事實,大型群組多達53個。市民長期忍受2人、4人限聚令,戴口罩、勤搓手,改在家工作,放棄大型婚禮及娛樂;學童時而停課,時而面授課堂。

不論特首林鄭月娥,抑或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及其他主要官員,經常以「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掛嘴邊,實施圍堵政策,務求「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這些口號耳熟能詳,措施效果擺在眼前。

百分百聽晒任何所有專家意見,都不可能

去年1月獲邀為政府專家顧問的梁卓偉接受專訪稱,一直將所知的經驗、研究,由2003年沙士、2009年豬流感等抗疫經驗告訴政府,「希望令到佢做精準同有效的政策,但當我做決策者時,是否百分百聽晒任何所有專家意見,都不可能。」他續說:「但會否希望有時聽多啲呢,或者『唉呀,我都話咗啦,如果你當時聽咗我講呢個,今日就唔使咁啦?』 」, 這些疑惑或問號,放諸世界各地都會發生。

梁卓偉逐一分析本港的4大抗疫措施,他說去年1、2月已提出須做好檢測、追蹤、檢疫、隔離,簡稱「TTQI」。由初期至今都做得好好的,他認為是隔離措施(Isolate),醫院系統未有見到外國或武漢初期崩潰的情況, 現時更有亞洲博覽館設立臨時醫院接收輕症患者。檢疫(Quarantine)則「有一番折騰」, 總體算不錯。

▼2020年3月,海外疫情漸趨嚴重,大批港人趕回香港▼

+2

袁國勇促增檢測量 官員曾力撐:在全球前列

新冠肺炎與2003年沙士不同,最明顯是前者有不少「隱形傳播者」,檢測、追蹤工作變得非常關鍵。病毒檢測能力卻一直停滯不前,疫情初期每日檢測量僅有1、2000個,另一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去年3月起三番四次呼籲政府提高至7,500個,官員卻遲遲未落實執行到。當時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3月底更稱,機場抵港人士的樣本樽回收率有七成半、八成,「相當唔錯」,本港檢測數量「可能是亞洲最高,甚至在全球前列。」

結果,海員、機組人員免檢疫及社交距離措施放寬,觸發7月第三波疫情,慈雲山成重災區。磋跎數月,後來特首林鄭月娥稱,8月檢測量有能力提升至8,000。但最大轉捩點是去年9月,港府在「國家隊」支援下啟動全民檢測,約180萬市民參與,之後又與承辦商開設社區檢測中心及引入強制檢測,降低檢測費。

(檢測)折騰咗好耐,到而家突破咗瓶頸位,8至10萬每日都做到。
梁卓偉

梁卓偉說,檢測「初期做得好好,但不可以轉化到個量好大,折騰咗好耐,到而家突破咗瓶頸位,8至10萬每日都做到。」惟他提醒,隨時要準備有surge capacity,即應付一旦出現大爆發,可以做到一日驗20萬樣本。

▼廟街疫區 居民接受檢測情況▼

+14

批追蹤調查工作「唔係認真有效」

至於流行病學追蹤調查(Trace),梁卓偉直言:「老老實實,一年來都唔係話認真十分有效。」事實上,去年12月有婦人等候檢疫期間死於家中,公眾譁然,揭露負責追蹤工作的人手不足,政府本月才急急於啟德社區會堂設立個案追蹤指揮中心,召紀律部隊支援。

他指出,本港家庭平均一家有3.3個人,而每名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找到2至3個密切接觸者,換言之僅追蹤到家人,故此他提議須擴大追蹤範圍, 第一層是密切接觸者,第二層是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假如有10人患者,就要追蹤500至1,000人。本港不像內地可透過社交平台及電子支付程式掌握人們行蹤,但花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效果都相若。

梁卓偉接受《香港01》專訪稱,見到政府終有決心以「清零」為目標,原因可能是與新加坡旅遊氣泡叫停,第四波疫情橫行未遏止。(李澤彤攝)
我好少每日都好似做一個清算簿咁,如果係咁做人會好唔開心。但而家似乎有決心,真係覺得以清零為目標。
梁卓偉

兩大醒覺:旅遊氣泡未吹先爆 第4波疫情頑強打橫

就政府過去接納了他多少意見,他笑言:「我好少每日都好似做一個清算簿咁,如果係咁做人會好唔開心,但我見得到,而家(政府)終於似乎有一個決心,真係覺得以清零為目標。」

港府高官之前常說市民須與病毒共存,但近月改口要「清零」,梁卓偉指由於兩大醒覺。首先是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以及與內地洽商通關條件都如箭在弦,竟因疫情急反彈叫停,「差啲被人接受同我哋通關,全部臨門一腳無晒」; 是第4波疫情有「頑強的打橫行,係都唔落,每個家庭都有直接感受」,加上去年12月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率官員到深圳與衞健委見面獲得的經驗,「清零」目標更明顯。

延伸閱讀:專訪|梁卓偉:疫苗成香港走出抗疫疲勞契機 盼暑假後能舒一口氣

▼1.9「港版輕井澤」粉嶺流水響人頭湧湧▼

+27

問責抗疫表現:來日方長

回看抗疫表現,他反問「如果你係跑緊馬拉松,跑到三分二,你會唔會不停望返轉頭?」他認為問責檢測是必須,但「等大家一齊打好呢場仗,跑完呢個馬拉松,來日方長。」他亦不會因別人不採用建議便立即批評,「好多時,有唔開心又好,有氣餒又好,呢啲就係做公共衞生、公共政策那種鍛鍊,自己內心要鍛鍊。」他又說,新冠疫苗到港,市民眾志成城支持,暑假後希望會有舒一口氣的世界。

好多時,有唔開心又好,有氣餒又好,呢啲就係做公共衞生、公共政策那種鍛鍊,自己內心要鍛鍊
梁卓偉

▼科興、BioNTECH復星、阿斯利康疫苗保護率副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