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耳鼻喉科門診最長等3年 將轉介內科及骨科病人至社區醫生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醫管局今(30日)公布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九龍中聯網眼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最長,中位數達兩年半;而九龍中耳鼻喉科和九龍東內科的最長輪候時間接近3年,冠絕各聯網。
另外,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將於今年第三季起,分階段推出內科及骨科「共同醫治」模式,轉介病情穩定的病人至社區基層醫療醫生。合資格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患者等,他們可以普通科門診價錢向基層醫療醫生求診,每年享有10次覆診名額。

醫管局今日(30日)公布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資料圖片)

九龍中眼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最長,中位數達129周,即2.4年;而九龍東和九龍西耳鼻喉科,以及九龍西和新界東內科,輪候時間中位數亦各達88周,即1.6年。九龍中耳鼻喉科最長輪候時間達154周,而九龍東內科最長輪候時間亦達151周,即接近3年。

港島西聯網精神科輪候時間中位數50周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稱,本季更新的輪候時間大致與上次相差不遠,部份專科有改善,包括新界西內科、港島東及九龍中耳鼻喉科等。他稱,部份聯網專科診所運用特別酬金計劃,加開黃昏及周末節數,服務已多於疫情前。

港島西、九龍東及新界西精神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均明顯上升,其中港島西聯網暴升24周,輪候時間中位數長達50周。而新界東和新界西的眼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亦增加逾10周,中位數分別達47周和31周。

劉家獻解釋,醫管局在疫情爆發期間調整部份服務,亦有病人「甩底」無如期看症;近日疫情漸受控,不少病人預約新期,導致輪候時間有所增長。他又稱,不同聯網輪候時間受人口、年齡分布,以及醫生離職情況等因素影響,強調病人可自由選擇到任何聯網看症。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李澤彤攝)

劉家獻坦言,耳鼻喉科輪候時間比較長,情況不太理想。醫管局遂於去年在港島西、九龍西及新界東聯網設立「耳鼻喉專科綜合診所」 ,篩選60歲以上、有聽力問題的病人。病人獲轉介後,需到診所接受身體檢查和聽力測試,若發現因身體退化引致聽力問題,可直接獲配助聽器,只需等候數周。護士、物理治療師和聽力學家可即時提供協助,即穩定病人未必需要見醫生,除非遇到較緊急的情況。

該三個聯網的「耳鼻喉專科綜合診所」在半年間已為3,000多人次看新症,劉家獻認為診所已令整體輪候時間縮短數周。 港島東和九龍東聯網的診所將於今年10月投入服務,而九龍中和新界西聯網的診所亦擬於明年啟用。

▼7月29日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向長者派發即日籌打針▼

+1

獲轉介內科病人每年享10次覆診名額

另外,醫管局將於今年第三季推出「共同醫治」模式,轉介病情穩定的病人至社區基層醫療醫生,以縮短專科新症輪候時間。劉家獻透露,將於第三季開始轉介內科病人,並於第四季開始轉介骨科病人;他們可以普通科門診價錢向600多名基層醫療醫生求診,每年享有10次覆診名額。合資格內科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患者等等;而合資格骨科病人主要為退化性痛症。

劉家獻強調,此模式有助改善醫患關係,基層醫療醫生可隨時聯絡公院醫生詢問意見;若病人情況惡化.可作為舊症轉介回醫管局覆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