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增約300宗新確診未再下跌 梁卓偉料兩周後爆第六波

撰文:梁思行
出版:更新: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今日(14日)在一個港大醫學院內部網上論壇上預料,香港將會於兩周後爆發第六波疫情。有份出席的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轉述,梁卓偉在論壇上向醫生展示由2020年開始至今的病毒計算模型,按現時每日徘徊300宗左右確診,稍有不慎,第六波疫情將一觸即發。
梁卓偉今日在Twitter撰文,稱港大醫學院於12日發出緊急呼籲,提醒師生勿到堅尼地城用膳,皆因該區一帶屋苑錄得污水病毒水平為600萬,病毒量相當高;經過連日大型屋苑的檢測、及過去數周香港所錄得的數字維持每日新增300宗確診指標,意味着若稍有不慎,香港將會出現第六波疫情。

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資料圖片 / 余俊亮攝)

港大醫學院今日(14日)舉行內部網上會議,只有醫生獲邀參與。有份出席的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轉述,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於論壇上,向醫生展示其製作的由2020年初由武漢出現疫情至今、香港疫情變化的病毒數據模型。梁卓偉預料,按現時香港持續徘徊300多宗的確診,套用其數據模型分析後,香港將會在兩周後出現第六波疫情爆發。

▼5月14日 海洋公園水上樂園重開▼

+21

▼5月13日 衞生署到上環星月樓視察▼

香港流行BA.2 再爆發不如歐美般嚴重

梁卓偉預料,第六波將會繼續流行Omicron BA.2病毒株,即使出現零星BA.4或BA.5的個案,爆發程度不會如同歐美國家般嚴重。他在會上解釋,香港現時大部份人感染的BA.2病毒株基因和BA.4、BA.5類似,因此身體已經對此產生抗體,即使未曾感染過的市民,都能依靠疫苗保護下,身體具備足夠的抗體抵禦重症。相反,歐美國家一開始感染的是BA.1病毒株,相關基因排序與BA.2則有不同。

佘達明最後補充,梁卓偉向醫生們提醒,「這兩周要約人見面好見,否則將會第六波爆發再次收緊見面。」

這兩周要約人見面好見,否則將會第六波爆發再次收緊見面
梁卓偉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疫苗可防併發症及死亡 對預防感染幾乎無效果

梁卓偉今日亦在其個人社交網站Twitter上連續發表五個帖文。他寫到,疫苗可以預防嚴重的併發症和死亡,但在預防感染方面幾乎沒有效果。 雖然疫苗目標覆蓋率為100%,但個別人士感染後,仍會將病毒帶入醫院病房,再傳染給老人、器官移植者等身體脆弱的一群。

一般每升污水病毒量幾千至十多萬 西環一帶錄得600萬

梁卓偉指,港大醫學院早前發出的緊急呼籲,呼籲師生勿到堅尼地城一帶,皆因當日西環一帶屋苑錄得污水病毒量每公升有600萬。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向《香港01》記者解釋,以往其他屋苑污水陽性的數值通常維持每公升約數千至十多萬,但西環邨病毒量一下子達數百萬,屬於「不尋常、少見」。

港大數據顯示,RT值(即時有效繁殖率)正回升。

持續每日300新確診未有續降 RT值回升

梁卓偉又寫到,隨後於西環進行的大規模屋苑檢測所得出1.3%陽性感染率,比起整體香港人口所得約0.1%的感染率超出10倍。潘烈文補充,整體0.1%陽性感染率包括了過去一段時間所有的檢測結果計算,即一般市民接受的強制檢測、圍封檢測等。

梁卓偉按過去幾周香港每日呈報約300宗確診,這意味着RT值(即時有效繁殖率)持續為1,即代表疫情一段時間沒有放緩跡象;他總結,如果疫情稍微傾向錯誤的方向發展,香港將處於潛在的第六波風口浪尖。

潘烈文解釋,RT值處於1,代表社區內仍有傳播鏈未截斷;相反,RT值低於1,代表疫情將有放緩變化。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資料圖片 / 歐嘉樂攝)

▼5月12日 西環邨圍封檢測▼

+7

▼5月14日 梨木樹邨桃樹樓圍封強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