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釣魚首四月釣走3.3億 騙徒假冒PayMe職員助登記消費券套密碼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網絡釣魚」騙案經常以假亂真,市民一不小心即可能變「水魚」。警方今年首四個月接獲127宗電郵釣魚騙案,涉款高達3.3億元,損失佔整體科技罪行逾3成。今年最大宗騙案涉及一間美資投公司,損失960萬美金、即約7,500萬港元。

騙徒手法多元且貼近「潮流」,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今年發現77宗改用語音通話「釣魚」,大多假冒電子支付平台PayMe及銀行職員,以訛稱幫事主登記消費券為由,取得其個人資料再騎劫帳戶騙走財產。

假冒郵遞服務最多 訛稱包裹受阻要事主輸入個人資料

警方網罪科網絡安全組警司范俊業表示,假冒郵遞服務一直是最熱門的「釣魚」手法,騙徒通常以漁翁撒網形式,向市民傳短訊或電郵,告之事主其包裹遇到阻滯,需即時支付金錢解決,當事主不虞有詐,點開連結輸入資料付款,即落入騙徒圈套,利用事主個人資料進一步騙取款項。

他稱今年首四月警方共接獲135宗個郵遞服務騙案,數字雖較去年同期少,但總損失金額達470萬元,上升1.3倍。

+1

扮PayMe幫登記消費券 套取交易密碼轉走帳戶金錢

范續稱,警方留意到有最新「釣魚」手法,有騙徒改以語音通話方式,假扮銀行職員、尤其是電子支付平台PayMe相關職員,訛稱可幫事主登記消費券,要求對方提供交易密碼、或一次性密碼,最終騎劫帳戶轉走金錢。

警方今年首次統計與假冒電子支付平台相關的案件數字,今年首四月已接獲77宗,總損失金額達90萬元。

防釣貼士。(警方提供)

電郵幾可亂真 警方籲小心留意

警方又說,偽冒電郵及網站像真度看似很高,但仔細看會發現端偽,例如「1」寫成「l」、「0」寫成「O」等,提醒市民留意。警方亦制作防釣魚騙案貼士,網罪科早前亦在「守網者」網者設立「可疑電郵偵測系統 (V@nguard)」及「網絡釣魚詐騙搜尋器」兩系統,供市民使用。

▼滙豐銀行PayMe找姜濤拍廣告推廣▼

+4
(滙豐PayMe提供)

▼警方總結電話騙案六步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