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列車脫鈎|調查:車鈎固定緩衝器鬆脫引致 9年始大修一次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港鐵將軍澳線於去年12月5日發生列車脫鈎意外,港鐵今(3日)公布調查報告,指該列車第六卡車廂一個屬於半永久的車鈎裝置内,有一個用作固定緩衝器的套環鬆脫,令緩衝器在車鈎內部結構中移位因而令列車間出現異常伸延。調查委員會認為,套環鬆脫最可能成因是在原廠生產時,未有效地使用螺絲固定劑 (Loctite)於螺紋上,使套環不能永久固定,經多年使用後致套環鬆脫,是港鐵列車上首次出現的個案。

調查報告披露,由於該緩衝器是專屬設計,因此由緩衝器製造商約每九年進行一次大修。港鐵已於今年1月完成拆開全線列車共634個同類型緩衝器檢查工作,日後會每兩年拆開一次作檢查。

▼12月5日 港鐵將軍澳線車卡脫鈎事故▼

+4

港鐵8成緩衝器與涉事同款 於多條線路列車上使用

調查委員會由外間專家組成,並已與車鈎裝置供應商及緩衝器製造商作出深入調查。港鐵指出,該類緩衝器於1988 年由列車供應商引入,並於多條路線列車中使用,包括東涌線及機場快線CAF列車車鈎裝置、市區線K-Train及 C-Train、東涌線K-Train的車鈎裝置亦有使用類似的緩衝器。港鐵全線列車目前共有 758 個緩衝器,其中 634 個與事故緩衝器類型相同並用於連接列車車卡的車鈎裝置內,其餘124個則設於列車的前端,當中78個與事故屬同一類型。

事故緩衝器套環從組件上鬆脫

報告指出,意外中第六卡車廂中之半永久車鈎裝置的緩衝器移位,導致第六及第七卡車廂之間的車間通道異常伸延,因此觸發了相關的列車故障保護裝置,並啟動緊急制動器。事後檢查顯示,事故緩衝器的套環從組件上鬆脫。事故時該兩卡車廂之間的車間通道仍然連接,列車沒有偏離路軌。

涉事緩衝器設計。(港鐵提供)

生產時未有效用螺絲固定劑永久固定

調查委員會認爲,套環鬆脫最可能成因是在原廠生產時,未有效地使用螺絲固定劑 (Loctite)於螺紋上,使套環不能永久固定,而經多年使用後,致套環鬆脫。

就車鈎裝置,港鐵稱有既定的維修制度作恆常的預防性檢查,亦有進行定期大修,但由於該緩衝器是專屬設計,完全嵌入車鈎裝置內,因此由緩衝器製造商約每9年進行一次大修,按維修手冊亦無須在大修之間進行維修。據紀錄,最近一次大修在2018年進行,並無發現任何異常。

+3

港鐵急改兩年一檢 2025年全線優化設計

事後處理方面,港鐵指已立即檢查列車其他使用同類型緩衝器的車鈎裝置,供應商亦確認了其他列車的同類裝置運作安全。港鐵今年1月亦已完成拆開全線列車共634個同類型緩衝器檢查工作,日後會每兩年拆開一次作檢查。至於另外78個同樣是帶套環設計、並非用作連接列車車卡的緩衝器,則會於本月底前完成檢查。

港鐵指雖然大修由緩衝器製造商負責,亦會自行加強定期視察大修過程品質控制。港鐵亦會按委員會建議作出跟進,包括要求供應商在2025年第1季前,將所有同類緩衝器優化成一體化(即沒有套環)設計,在這之前港鐵會在全線列車現有套環上安裝兩個額外定位鎖銷,增加保障。

+2

約1500乘客須疏散 經車頭緊急斜道行回月台

去年12月5日早上8時30分左右,將軍澳線一列往北角方向行駛的列車,預備駛入將軍澳站時發生故障,列車接駁第六及第七車卡的車鈎懷疑鬆脫,出現「甩卡」情況。有乘客形容當時列車疑被外物阻停,多於似煞停,其後涉事車廂則熄燈,並步行路軌約10米,才返回將軍澳月台。

意外中,車上約1,500名乘客須要疏散,並經車頭緊急斜道步行返回將軍澳月台,兩名女乘客在事件中感不適送院治理,當中包括一名孕婦。列車服務至中午12時30分恢復,即延誤4小時期間港鐵安排接駁巴士接載受影響乘客。政府要求港鐵不遲於2月4日提交詳細報告。

▼12.5 將軍澳站列車車卡連接移位 調景嶺站數百人排隊▼

+1

政府表示,機電署會密切跟進港鐵落實調查報告提出的各項改善建議的進度,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同時,政府成立的獨立監督小組已展開工作,密切監督港鐵就資產管理及維修保養制度進行的全面檢討,確保港鐵的維修保養以至營運管理工作與時並進,以維持香港的鐵路服務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