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爆紅藝術裝置!在安藤忠雄混凝土圓環中 聽漂浮瓷碗禪意旋律

【藝術裝置/設計】如果你最近滑開 Instagram,很可能已經看過這一幕夢幻畫面:在一座宏偉圓頂大廳中央,一片巨大圓形水池靜謐如鏡,數百隻純白瓷碗在水面上悠然漂浮,發出清脆聲響。

這個讓無數人甘願放下腳步的水池,正是法國藝術家 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大型沉浸式裝置《clinamen》,也是最近巴黎最熱門藝術地標。
用漂浮瓷碗做一個微縮宇宙模型
作品名「clinamen」源於古羅馬哲學,意指原子運動中「隨機偏斜」。正是這種無法預測微小偏離,才讓原子得以碰撞、結合,構成我們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
藝術家巧妙地將水池比擬為一個微縮宇宙,池中每個瓷碗,就像一顆漂浮的原子,其路徑隨機,每一次碰撞都獨一無二。藝術家解釋道:「如果你試圖在兩隻碗碰撞前,預測它們會發出什麼音高或音色,你期待多半會落空。」
這種「不可預測性」正是作品魅力所在。它邀請觀眾放下控制、放下預期,單純地沉浸於當下。你可以坐在池邊長椅上,什麼都不做,只是看著瓷碗漂流,進入一種近乎冥想的狀態。
在安藤忠雄改造建築中展出
而《clinamen》展出地點,正是由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操刀改造的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
其中安藤最大膽手筆,便是在這座 19 世紀古典建築中,植入了一個高達 9 米巨型清水混凝土圓環。當你步入其中,會立刻感受到強烈視覺張力:上方是裝飾華麗古典穹頂與壁畫,下方則是安藤標誌性極簡灰色混凝土,歷史與現代在此被完美串連。
安藤完整保留了頂部巨大玻璃穹頂,讓自然光成為主角,陽光灑在水面,讓光影變幻成為作品視覺元素之一。而圓形大廳結構則形成了一個天然共鳴箱,瓷碗碰撞清脆聲響被放大、縈繞,更具空靈感。雖然《clinamen》並非首次展出,但這次在巴黎的版本是迄今最壯觀,水池直徑達十八米,完美佔據整個圓形大廳中心。
一個「會呼吸」的音樂系統
要理解《clinamen》,首先要認識藝術家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他其實是音樂人出身。早年作為作曲家的他,逐漸厭倦了樂譜種種限制,轉而探索如何讓聲音「活起來」,擺脫人類控制,像生命體一樣自我演化。
他曾讓吸塵器開關與口琴隨機搭配,創作出名為《harmonichaos》的「聲音裝置」;而《clinamen》雛形,竟是近三十年前藝術家在自家充氣泳池裡,玩著水與瓷器時誕生靈感。他將聲音視為一種「活材料」(living material),而《clinamen》正是這一理念極致體現。在這裡,音樂不再是被精準編排產物,而是一個不斷發生、永不重複的「事件」。
藝術家希望創造一個能讓觀眾找到自己位置的空間,僅僅是安靜地坐著、放空、做白日夢,就足以成為作品一部分。瓷碗碰撞產生一種超越語言的禪意,無論你是否了解當代藝術,相信都能在此得到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