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港口運力損失超20% 40艘貨輪待卸貨 三大連鎖反應顯現

撰文:童木
出版:更新:

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過去大半年,美國港口擁堵的問題遲遲未能解決,且由於全球已經進入傳統航運旺季,亞洲貨物主要進口港口——美國西海岸港口的擁堵情況正變得更加嚴重。與此同時,美國進口商及消費者對亞洲商品、特別是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仍然高漲,港口擁堵、交貨延誤、運費抬升等情況也正推升他們購買中國商品的成本。

《金十數據》報道,洛杉磯港約有60%的進口貨櫃來自中國市場,而目前洛杉磯港口的等待時間在一周至兩周,同為西海岸的奧克蘭港情況更糟,等待時間已經延長到三周左右。與此同時,港口擁堵導致貨輪無法及時返回亞洲港口裝貨,美國港口運力大幅削弱,加之美國的進口需求仍然旺盛,這使得本已吃緊的貨櫃船運市場面臨更大壓力。

世界最大貨櫃船營運商馬士基(Maersk)表示,2021年以來,美西海岸往返亞洲的運力已經損失了20%;預計從6月至8月底,運力還將損失13%;而這一影響已經遠比2021年3月巨型貨輪堵住蘇伊士運河帶來的負面影響還要嚴重。

從港口的情況來看,有媒體早在兩個月前就報道,進入美國西海岸港口的船隻數量已經超過了其所能容納的範圍,載有多達14,000個集裝箱的亞洲船舶在海上擱淺,有一些集裝箱停留了一周以上,有時甚至有多達40艘船在等待卸貨。

從航運價格來看,當前運費狂飆,被市場用來衡量集裝箱海運業的景氣程度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顯示,截至6月18日,CCFI達到2526.65點,2020年同期的數據僅為800多點,也就是説這一指數一年時間就暴漲2倍。

港口擁堵導致運費飆漲的連鎖反應正在顯現。

其一,美國進口商及消費者購買中國商品的成本正在增加。當前,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有增無減,比如2021年前5個月,美國自中國市場進口的貨物總值達到1.3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大漲38.9%;進口需求仍在飆升,但此時美國各大港口仍然持續性堵塞,這導致大量中國商品被積壓在貨船上,無法卸貨也影響到美國國內商品的供應,美國零售商為保住庫存,不得不向消費者提高商品售價。

其二,國際運費暴漲之際,有17萬空箱拒載美國產品。金十數據早前提到,不少集裝箱堆積在美國港口,亞洲卻一箱難求,因此有船運公司在衡量運費後,寧願空箱也不願運載美國農產品,只為抓緊時間回中國港口拉貨。美媒調查顯示,2020年10月至11月,有約17萬個集裝箱(20英尺)空箱運走,導致美國約311萬噸總價值數億美元的農產品無法運出。

其三,美國乃至全球對中國運力的依賴度正在提升。當前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對外出口的重要國家疫情反撲,其運力在短時間內也難以得到恢復,這進一步加重了美國等其它國家對中國運力的依靠,短期看國際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仍會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同時全球海運供需失衡的情況很大可能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