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口罩】壞機、遲交貨、員工被網絡欺凌 本土好罩:意料之外

撰文:李穎霖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多間私人公司紛紛斥資在港設生產線,但不同的口罩廠卻有不同的遭遇。
月前進行預售的「本土好罩」生產進度不似預期,未能如期出貨,網上更出現「苦主群組」。負責人無奈指,機器、技術都出現問題,生產量一度只達目標5%,花近兩個月提升產能,望6月內可以完成出貨。
而近日正式發售口罩的Good Mask,雖未如其他的口罩廠般,於早期公布設廠詳情,但在一番努力下,成功取得規格ASTM Level 3認證,運作已上軌道。

疫情爆發初期,大批港人冒着寒風排隊亦難求一罩,多間公司隨即在港設廠生產口罩。社企本土好罩於3月初宣布生產及網上預售,其創辦人當時接受訪問指,機器到港便可投入生產,並於4月底向預購的市民出貨,而廠房24小時運作的話,預計5月月產量可達1000萬個。

社企本土好罩本預計於4月底向預購口罩的市民出貨,惟創辦人禤彥勳(左)及許天浩指,遇上技術問題令計劃無法如期進行。(李穎霖攝)

內地購置機器 實際產量不似預期

然而,過了原定出貨時間,大批市民仍未收到口罩,「我們要先向預購了客人說聲不好意思。」創辦人許天浩解釋說:「我們遇上了種種問題,遲了出貨,完全是意料之外。」事件引來爭議,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成立「苦主聯盟」,向消委會及海關舉報事件。

兩台從內地購置的全自動口罩機抵港後,其實際產量與聲稱的有出入。「一開頭好慘。」另一創辦人禤彥勳如此形容,說:「不可說他(機器生產廠)騙人,在長時間的調整下,機器在某一刻的確可達其聲稱的產量。」雖然早已預視到會出現技術問題,並預備了工作人員處理,但實際情況比他們想的更複雜。

兩台從內地購置的全自動口罩機,實際產量與廠方聲稱的有出入,調整亦不順利。(劉曉朗攝)

壞機阻生產進度 原廠技師無法到港維修

調整機器的過程並不順利,而礙於疫情嚴重,原廠的技術人員無法親自到港維修,本土好罩唯有向本地的工程師求助。「香港有製造口罩廠經驗的人不多,工程師也只是大約知道機器如何運作。」工廠24小時運作,機器不時出現損耗,有時工程師離開後,就需靠工作人員自行維修再次故障的機器,「我們也是用僅有的機械知識去維修,自己一手一腳學。」禤彥勳說。

不過,全自動口罩機並非想像中方便,許天浩直指有好多「麻煩位」,任何部分出錯,整部機都要停下。他舉例說,曾購入大小、質地不合適的布料、耳繩,令機器出現問題:「一卡住,連帶幾個口罩都會報銷,發生時又要停機,令本身的產量馬上大減。」機器故障會消耗原料之餘,禤彥勳在旁補充指,在全球搶口罩原料之初,亦因心急購入了不適合的布料,而需再另購。

花了兩個月,本土好罩的產能現已提升至原訂的兩成,日產約700盒口罩,預計6月底前可完成出貨。(李穎霖攝)

兩條生產線進度嚴重滯後,到4月中,本土好罩的生產量亦只能達原訂的5%,許天浩指,廠方望盡快提升產量,後來多添置一部口罩機,並將之命名為「社福機」,其生產的口罩將全歸社福機構。經近兩個月的調整,本土好罩的產能現已提升至原訂的兩成,日產約700盒口罩,但投資額已大增至700萬港元。

延遲出貨惹不滿 職員遭網絡欺凌

出貨延遲令部分預購的市民不滿,紛紛向廠方投訴,有人在網上組成「苦主聯盟」,甚至公開了本土好罩員工的私人電話。「有人說打電話給同事,我們就會馬上出貨、退款,結果嚇到同事馬上辭職。」禤彥勳和許天浩承認,一開始未預留足夠人手處理訂單問題,以致消費者感被忽視。

出貨延遲令部分預購的市民不滿,甚至有人在網上組成「苦主聯盟」作出控訴,禤彥勳(左)和許天浩承認,一開始未預留足夠人手處理訂單問題。(李穎霖攝)

生產過程波折重重,但對於設廠的決定,禤彥勳指不能說是後悔:「我們都沒有想過會演變成這樣。我們的初衷也是為香港市民做點甚麼。」他又指,廠方現時已增聘人手處理客戶服務,及提升產量,望於6月底前完成出貨,之後亦會繼續生產口罩。

望供應醫護 Good Mask取最高級認證

本土好罩處處碰壁,但亦有口罩廠跨過難關,漸上軌道。5月底正式發售的Good Mask,於大埔工業村設約7000呎的廠房,共有12條生產線,其中一條為生產中童口罩。創辦人之一的李秉峰指,廠房現時24小時運作,每日約生產5、60萬個口罩,並已取得ASTM Level 3 及 EN14683 Type IIR認證,達美國及歐盟的頂級標準。

Good Mask生產的口罩取得ASTM Level 3 及 EN14683 Type IIR認證,創辦人李秉峰指,希望口罩可以供應給醫護人員使用。(王海圖攝)

「除了相信香港人懂得選擇外,也希望口罩可以供應給醫護人員。」說起Good Mask取得的認證較大多本地口罩廠高,本來從事藥房的李秉峰解釋說。他憶述,非典型肺炎在港肆虐時,多名前線醫護人員受到感染,甚至因此喪命,故希望可以生產高防護口罩。

採購布料前作快速測試花一個月調整首部口罩機

為生產高防護的口罩,李秉峰指採購布料時的要求相當高,看「貨辦」時亦會手持Filtration Tester(過濾率測試機),測試布料的質量,覺得不錯才會採購。

然而,Good Mask的生產過程亦不算順利,亦曾和本土好罩一樣,面對技術問題。李秉峰指,口罩機從內地、台灣拆件運到香港後,自行重新組裝成了一大難題,「如組裝的位置不對,可能只是稍對不上、上料的架和打片位置差了一點,也會導至布料位置出錯。」他直指,初時對着機器「一頭煙」,在工廠通宵多晚,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才調較好第一部口罩機。吸取經驗後,處理其餘的機器亦開始上手。

香港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為科學園、創新中心和大埔、元朗及將軍澳工業邨的現有租戶及培育公司提供新一輪財務支援措施。(資料圖片/王海圖攝)

面對現時市場上向本地口罩品牌湧現,他表示早料到有競爭,但相信本地市場仍未飽和,現階段希望自滿足港人對口罩的需求,之後再考慮外銷口罩:「我們希望大家談論到香港製造的口罩時,就會想起Good Mask。」

口罩購買攻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