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來稿】從跑完400米會嘔 到我的蒙古國超級馬拉松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鄧潔雯

中學時我以為自己很會跑,陸運會總會拿一些獎牌,但永遠總比不上跑得很勁的同學。跑100米好像很快、200米開始有點喘……記得有次跑完400米,胸口翳悶得很,頂著一腔的飽飽滯滯的悶氣,然候就在終點線嘩啦嘩啦地將肚裏的水連「雜貨」一併嘔出來。身體不適事小,有損尊嚴事大啊!跑得下的小女孩哪個不以為自己好有型,這樣的一嘔,連帶青春期強大到不得了的自尊都嘔清了,很樣衰嘛!那時跟自己說:嗯,400米真的很難跑,全程快跑又不是,留起後段衝又太遲,於是歸咎自己:我唔識跑。

一個覺得自己不是太懂得跑的人,在最美好的青春時期都在跑比賽,跑比賽的人都想贏,雖然心知肚明要在各大小比賽中勝出確是很難。經歷了小半生跑跑跳跳的日子,我參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場超級馬拉松,一個人跟著主辦單位和其他約200位跑手,飛到蒙古國的戈壁沙漠。怕跑不了100KM,便跑一場60KM的沙漠邊緣馬拉松,這是我第一次不再是為了贏,而是虔誠地去完成一場比賽,沉浸在天地蒼蒼唯我覓何方的浩瀚荒漠中。

在烏蘭巴托機場仍是掛滿我們兒時在中史書上看見的成吉思汗,當我們早將元朝歷史雙倍奉還了給中史老師,我猜直至今天他仍是蒙古國人心目中很重要的一位領袖,否則不會到處仍可以見到他和忽必烈的蹤影。租車巴士夜半把我送上戈壁沙漠,車上其他跑手早已呼呼入睡,我反而奇怪在顛簸不堪的路上怎睡得來。

夜半,巴士高速行駛,那個速度是轟進輪下大石塊去的力度。最重要的是,這沙漠根本沒有路,也絕對沒有燈這陌生的東西,司機的夜視眼比海豹的鏡片厲害,靠的是路邊的一棵樹作轉彎的記認,或月影下的淺淺軚痕,我更懷疑是靠感覺(哈哈)。也許我作文明人已久,這樣的坐車經驗實在很危險,只要在黑暗中轟進石頭全車翻側,然後叫天不應叫地不聞,我懷疑遠方家人知道事情的時候,已經歷很長的時差。

筆者享受整個馬拉松經驗的一分一秒。(作者提供)
+1

說回跑步。愛上跑,全因為喜歡感受自己在移動中的節奏,一個在天地宇宙中存在的臭皮囊,一呼一吸,一提一落的節奏。全程60KM的超級馬拉松分開三天分段跑完,跑慣步的人自然知道,要連續三天每天完成約20KM的賽事絕不太難。難的可是這是個沙漠呀,濕度才百分之二十多,乾燥得很,日間氣溫二十多度,清晨出發溫差很大,日照也很厲害。

我永遠記得,第一天出發跑出去盆地中心是最激盪人心的,我一邊跑,一邊便眼紅紅的,半秒間眼淚就流下來,那是非常揪心的一種激動,我來了。我跑在戈壁沙漠上呀,這個穹蒼中既豐富又貧乏的沙漠,我還以為只會在教科書上看到的景致。這裡的連綿有致的山丘,峽谷,盆地,平原,土地上哪來水份掙扎求存的小草和花,還有間中在途中遇見騎馬的蒙古人。我就是跑向你們身旁的一個宇宙中的小小人兒,也和你們天地萬物一樣,是這無邊際中的一部分,享受這很多偶然下存在的一分一秒。

跑這種賽事不是完全沒有風險,脫水和中暑的後果可以很嚴重,同睡一個蒙古包裡其中一位女跑手就是脫水要中途退出,床頭吊了兩天鹽水。賽前幾個月開始的鍛練固然重要,賽時策略補水、補能量的時機也得準確,肌肉也得回復適宜才可繼續翌日的路程。跑得好,也許只會倦,卻不會痛。我就是這樣按著自己的速度和節奏去跑,每天一出發也就明確要求自己,必須在日曬猛烈之前回到營地,為了不讓自己脫水或受傷,便更知道自己需要一點速度。三天過去了,60KM全程時間8小時57分,衝終點時也總算是第一個港女歡呼回來。

完成了這場超級馬拉松,但願只是個起點。跑來跑去的一場競賽,是為了用肉體來換取精神上的滿足,也可以是亳無原因的。這不一定是為了一面獎牌,更多只是想一邊跑,一邊歡呼。更肯定肯定的是,不會像那些年,跑到嘔。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