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永遠不變的信仰

撰文:加藤嘉一
出版:更新:
「回家」對活在當下的中國人來說,似乎意味着一種精神上的寄託。不管生活多麼地有壓力,未來多麼地不確定,只要回家過年,跟家人團聚,便能夠熬過所有的困難和痛苦。
加藤嘉一
對中國人來說,過年有其特別意義。(Getty Images)

快到中國的春節了。

作為一個曾在中國留學的人,我對中國人的春節或多或少有感觸。每年到春節的時候,無論是跟朋友當面交流還是微信等社交平台看着人們之間的語言碰撞,我都會產生一些感想。愈觀察它們,我愈覺得,對中國人來說,過年是一個特別的事情,而且,不管這個社會多麼地激蕩,其流動性和變數有多大,春節的唯一性和過年的重要性是不變的,我也相信,今後也不會發生本質和根本性的變化。

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時代,換句話說,國家社會的各種要素——人員、物品、資本、資訊等,均面臨或產生重大變化。發展本身是好事,但歷史告訴我們,發展往往是帶着代價和矛盾的。比如,貧富懸殊的日益激化是一個典型的現象,有人愈來愈富,相對而言,有人愈來愈窮,不同的人群之間、不同的地域之間、不同的家庭之間……收入的增加沒有跟上物價的上漲(尤其房價)也困擾着多數中國人,尤其是生活在充滿壓力的城市的年輕人。

物質文明的豐富和精神生活的匱乏之間的矛盾,在我看來是比較顯著而深刻的。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城市人,他們是否找到了無愧於其基礎的信仰、價值觀等實在不好說。如今,愈是有錢的人愈是缺乏信仰,也是常見的現象。據我觀察,在今天的中國,沒有錢,是根本無法生活下去。然而,即使有了錢,也不一定能夠生活得安心、快樂、充實。

不管排多長的隊,花多長的時間,花多少金錢……大家一定要買到回家的一張票。(Getty Images)

在這樣一個對任何人都不好說的大環境下,我想,「過年」以及跟過年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回家」對活在當下的中國人來說,似乎意味着一種精神上的寄託。不管社會多麼地混亂,生活多麼地有壓力,未來多麼地不確定,只要回家過年,跟家人團聚,吃飯,喝酒,聊天,便能夠熬過所有的困難和痛苦——在我看來,中國人與回家過年之間是這樣一個關係。

我到中國以後始終認為,當今中國是一個缺乏共識的社會,國家應該往哪走,沒有一個共識;社會應該怎麼發展,沒有一個共識;公民應該靠什麼謀求幸福,沒有一個共識……然而,回家過年似乎凝聚着一種共識,即到了春節的時刻,大家一起回家過年,只要如此,就能夠堅持努力,繼續面對充滿變數的未來時間,只有如此,才能夠堅持努力,繼續面對充滿壓力的未來空間。

我相信,不管是有錢的白領還是缺錢的農民,已經加入外國籍的人還是繼續在城市奮鬥的人,回家過年可以說是所有「中國人」都能夠認同的精神上的寄託,以及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紐帶。

有一個詞叫「春運」。

當春節臨近的時候,全國各地的人們開始去買票,就是確保能夠讓你回家的交通手段。他們或她們買票時的狀態是「拼命」的,就是拿生命去買票,不管排多長的隊,花多長的時間,花多少金錢,動多大的人脈或關係……大家一定要買到回家的一張票。

據報道,2016年春運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將近30億人次。對於在日本生長的我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數量。站在一個日本人的角度來想中國人的「民族大移動」,我有時很自私地想:「那麼多人,肯定很累吧。要花時間和精力,空間那麼擁擠,也會有丟東西等風險,為什麼非要回家過年呢?為什麼非要選擇這個時候回家呢?等到人少了一點的時候不行嗎?反正回家嘛,不是一樣嗎?」

與其如此辛苦,何不在人少的時候回家?(Getty Images)

不過,從我在上面表述的「對中國人來說回家過年就是精神上的寄託」的角度來說,恐怕是不一樣的,是一定要春節這樣一個時刻,所有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時候回家過年,否則沒有意義,無法面臨下一個年頭。這就是中國人的回家過年。這樣想的話,他們拼命買票也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回不了家等於活不下去嘛。

觀察中國社會的外國人士往往指出中國人缺乏信仰,中國社會缺乏信仰體系。我同意,而且缺乏信仰及其體系的社會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必將面臨問題,甚至風險。不過,不管這個社會經歷多大的激蕩,甚至政治上的動亂,對於生活在那個空間的人們來說,回家過年是永遠不變的信仰,即自己和家人對之絕對忠誠的東西。

常有外國人說中國人缺乏信仰,但筆者眼中回家過年已是中國人永遠不變的信仰。(Getty Images)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