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副局長.來稿】當愛國教育與良知觸碰時:蔡若蓮出任之弊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郭志傑(中學教師)

上月開始盛傳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行將出掌教育局副局長,不少教育界同工及關心教育的人士已用行動表達對其可能被委任的不滿(日前已有過萬人聯署及近二千封反對信)。其深紅的背景被受質疑及詬病,2012年在她就任副主席期間的教聯會,推出內容偏頗的『中國模式』國民教育教材,已造成軒然大波,可謂間接激起反國教運動。雖然當年在群情洶湧下,國民教育獨立成科終被擱置。然而這幾年來,政府在明在暗的國情教育工作卻從未停步,若再選任當年因政治取態偏向而影響其教育專業判斷的蔡若蓮,成為教育決策者之一,勢必再起爭端。

聯署數字顯示除了教育界,家長甚或一般巿民對蔡校長或會被委任亦很反感(超過七千聯署者為非教育界),相信是和當年立法會敗選的劉江華反獲任命為副局長攸關。此子日後更正式成為政制事務局局長,其低落的個人民望,連帶負面影響到整個局所推行的工作。前車可鑑,巿民及教育界的擔憂非常合理,若果兩度敗選的蔡若蓮受到同等「禮遇」:只曾擔任教育局中層職位的她,越級成為副局長甚至局長接班人,確難令人信服,業界有能者比比皆是,主事者實不必要冒這個任命所牽連的風險。

公眾一向對教育工作者的言行操守有較高標準,在過去立法會及選委分組界別選舉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為求達到目的及利益,罔顧規矩法則的人:包括不只一次在不當場合違法自我宣傳,被揭法而交由警方跟進;而兩次選舉蔡若蓮皆聲稱為獨立人士,刻意隱匿自身與教聯會的密切聯系,意圖淡化該會深紅及一直為不得民心政策護航的形象,在選舉過後卻重新活躍於會內大小事務,此種欺瞞,類近失實陳述,作為教師之首的校長,極不恰當。當林鄭月娥認同教育部委要吸納具前線教育經驗的專業人才,在教育專業上,操守亦是很重要的一環,蔡若蓮顯然遠離合格指標。

教育專業上,操守亦是很重要的一環,蔡若蓮顯然遠離合格指標。(資料圖片)

上面提及蔡若蓮適時會隱閉其鮮明立場,最近仍有不少人看過她在中央電視台的專訪(輔以她出掌學校的升國旗片段),我不期然想到林鄭月娥提出要從幼兒開始「培養」愛國心。其實回歸前推出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早已包含關心祖國的元素,之後政府在動員及資源等方面持續不斷增加,可惜事與願違,個人認為所謂德育及國民教育,若只重「國」而輕視「德」,肯定是不完整的。記得同是左校教育界背景的葉國謙曾說過李旺陽之死應由國內法辦,港人不應妄語,這種置換球門框式的「愛國」:當關心國家涉及敏感事情,就說不應干涉內政,其實正正是導致國民教育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

近日與蔡同屬教聯會的會長黃均瑜,公開說如要讓因言入罪的劉曉波自由,便應同時釋放證據確鑿的七警,令人髮指是這類知識分子的組織者每每以似是而非的言論誤導公眾。事實上一些超越國族的普世價值、以及牽動良心的人道關懷,當落到與國家政權做法不一致的時候,那些大力推動愛國心的團體或個人,不是緊跟政權取態,便是噤若寒蟬。我們不難想像當蔡若蓮被問到劉曉波一開始是否已不應遭受文字獄,她選擇迴避的可能性之高。生而為人的良知,那一種對個體的關愛,我認為絕對不比同是由人組成的國族之愛為低,如果要我選擇,我寧可捨棄這種虛假的愛國教育。

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教師或家長的意願甚為簡單,只要能容讓自身或他們的子女在不受太多滋擾的環境下進行教學與學習,就已經足夠。新一屆政府本來凝造出一個稍微緩和及正面的氛圍,是次可能的任命,卻短時間內惹起這麼多教師及關心教育人士的反響,道出當前問題的嚴重性,主事者有必要審時度勢,不好讓個別官員委任的爭議留下尾巴,拖累剛推出增撥教育資源的善政,為日後與教育界合作蒙上重重陰影。相信特首如真箇履行願意聆聽的理念,實踐以香港為本位的政綱,就必會作出最適當的決定。

 

【編按:作者為「一人一信致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要求不要推薦蔡若蓮作為副局長」發起人之一。】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