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遊客暴增 是福不是禍

撰文:加藤嘉一
出版:更新:
如此多外國遊客的來臨,正在成為「改變日本」的一個動力。前面所說的Wi-Fi、外語標誌,以及許多百貨店、機場商店等僱用中國員工,均是表象。在我看來,站在比較長遠的角度,外國遊客的存在和暴增,能夠給日本社會帶來三種益處…
加藤嘉一
東京大街上的外國人明顯增加。(圖片由 Roy Wong 提供)

今天剛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航班,從北京飛回東京。在飛機上看到了不少帶小孩子的中國年輕夫妻、老太太老先生,他們興高采烈地說「我要到秋葉原買XX家電品」、「我這次一定要去淺草一帶好好逛一下」,還有說「想去伊豆泡溫泉」的。伊豆是我的家鄉,我出生在熱海。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得主川端康成先生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孃》,不少香港朋友應該也聽說過,甚至閱讀過。

東京遊客配套獲多方面優化

抵達成田機場,過了關之後,直接往地下一層走,坐京急Skyliner(機場快線)先到日暮里站,再換成山手線。讓我驚訝的是,在成田機場站的月台上,竟然可以連接Wi-Fi,不用密碼,只要填一下自己郵箱就可使用,英文顯示,網速也快。之所以說驚訝,是因為以前日本社會,包括在東京這一國際大都市的Wi-Fi環境,只可以用「糟糕」來形容,不如北京、上海等中國大陸城市,也不如香港。

根據我的感覺和經驗,至少直至大約2012年,日本社會似乎仍在無言中要求老百姓:如果你要上網,就應該用自己的私人Wi-Fi設備。別說地方城市,東京許多咖啡廳也是不具備Wi-Fi設施的。當時生活在北京的我,跟東京的朋友們開玩笑說:「東京太落後了,如果北京的一家咖啡廳不具備Wi-Fi設施,肯定要倒閉了。」

不少中國遊客喜歡到日本買家電品。(圖片由 Roy Wong 提供)

如今,情況發生了顯著變化。在我看來,Wi-Fi走出了私人領域,走進了公共空間。在商場、交通工具、街頭等許多地方,都有英文、中文、漢語等標誌。過去三年我住在美國,尤其近兩年,每次回日本,非常直觀地感受到,路上的外國人數目明顯增加,羽田機場和成田機場也明顯比原來更加熱鬧,甚至擁擠。

放寬簽證限制 遊客暴增

出現這些變化,跟圍繞日本政府的動態密不可分。提倡「觀光立國」和「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安倍晉三首相上台之後,日元不斷貶值,於針對中國大陸遊客,放寬簽證政策。效果相當明顯,來日本旅遊的外國人正在不斷地暴增。

讓我們看看日本政府發表的最新統計數據:2015 年,訪問日本的外國人約為 1,973 萬人次,同比增長 47%,是 45 年來首次超過了日本人出國的人數。其中,最多的是中國人,為 499 萬人次(+107%);第二是韓國人,為 400 萬人次(+45%);第三是台灣人,為 368 萬人次(+30%);第四是香港人,為 152 萬人次(+67%);第五是泰國人,為 80 萬人次(+21%)。

如此多外國遊客的來臨,正在成為「改變日本」的一個動力。前面所說的Wi-Fi、外語標誌,以及許多百貨店、機場商店等僱用中國員工,均是表象。在我看來,站在比較長遠的角度,外國遊客的存在和暴增,能夠給日本社會帶來三種益處:

(一)外國遊客的來臨和國內消費,無疑給日本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機,這對於至今依然沒有走出「失落的二十五年」的日本社會來說,帶來戰略契機。

(二)日本民族不善於自我表達和推銷,從而難以被外國人客觀了解,現在有如此多的外國人能夠走進日本社會,實際上起到介紹「真實日本」的作用,這無疑有利於日本人與外國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但願外國遊客能推動日本的國際化程度,提升日本人的國際意識。

(三)對於作為世界上最嚴重的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佔 25% 以上),未來應否或如何吸引外國勞動力甚至移民,已經成為日本一個必須面對的政治議題。如此情況下,內向、保守的日本國民,也有必要逐漸開放自己,學會與外國人打交道,和平相處。故此,大量外國遊客的來臨,實際上給日本社會提供著難得的「實習」機會。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