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博評】報告對港人寄望殷切 卻恐有淪為空響之虞

撰文:方蘅
出版:更新: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香港人又願不願意共擔責任,共享榮光呢?筆者認為,要共擔責任必須先有國家觀念,要共享榮光也要先覺得國家帶給人榮光,而這兩樣正是港人所欠缺的。十九大報告對港人的殷切寄望恐有淪為空響之虞。

說到共擔責任,回歸前乃至回歸初期的一段日子,香港與內地血濃於水,內地有甚麼災情,港人都大力援助,可以說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即使是沒有災難,港人也不斷支援內地的親屬,血脈親情十分濃厚。如果秉持這種精神,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可以說是順理成章。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大家都是一家人,對這個家有責任自然不在話下。可是,回歸以後,或許是相見好同住難,真正回到祖國大家庭,港人反而有分出去的慾望。雖然,大家都知道分出去是不智的,「港獨」只是一小撮人的偏執,多數人都不主張真的分出去,可是,許多人的心離祖國卻遠了。現在,內地有甚麼災情,港人再難掀起捐輸的熱情,有人甚至認為捐了錢只益了貪官,不捐也罷。也有人認為,內地已經富起來,不需要香港捐輸。無論是甚麼原因,那種踴躍捐輸的高漲情緒已再難得見。反正內地有難,港人沒有意欲施援。若有人提到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港人不是覺得太沉重,就是覺得太矯情和離地,完全難以產生共鳴。

人們在奧運時追捧中國隊的情懷已經不再(視覺中國)

至於說「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港人恐怕感受不到甚麼「榮光」。以往,當國家尚在貧窮弱小的時候,港人對國家的每一項殊榮都與有榮焉,最矚目的就是體育方面,中國在奧運中奪取金牌常常令港人雀躍。可是,到了現在,人們在奧運時追捧中國隊的情懷已經不再,中國隊的金牌也不再讓港人感到無比榮光。有人認為,國家再富強,金牌數目再多,只要中國仍然不文明,都不能令港為國家感到光榮。在這樣的情況下,「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只會益發顯得空洞。的確,不少港人都稱內地為強國,但那卻帶有嘲弄揶揄的意味。中國是富起來、強起來了,但卻依舊未曾文明起來,內地人一些不文明行為往往令港人側目,一些不文明事跡成了香港傳媒爭相醜化的目標,吸引受眾的眼球,「強國人」也就成了財大氣粗和不文明的代稱。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港人難以響應,甚至會覺得礙耳、肉麻,其實不是這句話有甚麼錯,而是與港人的實際感受脫節。其實,港人作為國家的一份子,本應共擔責任、共享榮光才是正常,現在的情況是反常。要擺脫這種反常的狀態,國家和港人都須出力。國家須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擺脫精神層面的貧窮落後,港人也要虛心包容,接納國家的不足,並以自身的文明進步感染國人,引領國家進步,這才是國家之幸、港人之幸。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