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實力】戰神出海非同尋常——轟6K

撰文:黃東
出版:更新:

上周中國空軍再度出動多型號混合機種編隊,圍繞台灣並赴西太平洋進行遠海長航訓練。這是本月繼18、19兩次同類活動之後,一周內的第三次。顯然已經達成解放軍自2015年開始,常態化、體系化、實戰化,常去、多去、常飛、多飛的繞台及穿越第一島鏈飛行訓練的初步目標和影響。飛行次數亦從當初的每季一次,發展到現在每月多次,甚至是一周多次。這表示自海灣戰爭之後,中央軍委逐步建立戰略空軍,由空軍獨立遂行作戰任務的目標正逐漸成形。

在這些混合編隊中尤其值得注意的,首推近年最為活躍的中國第一種國產戰略轟炸機——轟6K戰神。該機在50年代蘇聯TU-16A,即60年代中國仿製的轟6中程轟炸機基礎上,以21世紀航空科技重新打造,所以除了編號和外形,幾乎可算是脫胎換骨的全新飛機。性能也終於達到和超越,林彪在70年代初發展的轟6l水平,在中國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成就,因此近年深受海空軍歡迎,完全在意料之內。

在這些混合編隊中尤其值得注意的,首推近年最為活躍的中國第一種國產戰略轟炸機——轟6K戰神。(視覺中國)

但切勿忘記戰神雖然幾乎完全自製,但與殲20、運20等先進飛機一樣,先天性心臟病仍在。因此沒有進口的俄製70年代水平D-30KP-2渦扇發動機,就沒有今日的戰神。除了繼續進口外,按照研發進度,仿製的渦扇18發動機應該已開始少量服役,裝備轟6K和運20了。

D-30KP-2/渦扇18為轟6K帶來的變革,以至為中國空軍帶來的革命,從下面個別軍方半公開數據可見一班:單台推力由原來9.5噸提升至12.5噸,兩台即增加6噸至25噸,但發動機重量則由3.1噸降至2.3噸,兩台合共減肥1.6噸。耗油量因此而減少20%,推力反而增加30%,載彈量增加70%至15噸。作戰半徑由原本的3000公里,增加至掛滿導彈時超過3500公里,空載時超過4000公里,最大航程超過近9000公里。因爲自動化信息化程度增加,乘員則由6人減至4人,其技術進步顯然易見。

一種體形龐大且毫無隱形能力的大飛機,一年前已被台灣防空搜索雷達,以及伴隨監視的經國號戰機飛行員(下),看得清清楚楚。(台灣國防部)

但令筆者驚訝的並非上述已知這些。首先22日上午,中國空軍混合編隊,經巴士海峽往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後,台灣國防部長馮世寬列席立法院應詢時竟然說,這次遠航的特點是首次有俄製ll-78空中加油機隨行云云。然而去年底大陸官媒映像已清楚見到,與之互為固定夥伴的空二師SU-30MKK戰鬥轟炸機,在海上進行空中加油,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

一種體形龐大且毫無隱形能力的大飛機,一年前已被台灣防空搜索雷達,以及伴隨監視的經國號戰機飛行員,看得清清楚楚。然而馮世寬卻在面對立委質詢時,有如發現新大陸一般意外,未知是不懂裝懂抑或真的不懂?難怪台灣人自其上任至今,對其本職學能及領導能力極度質疑,此事無疑也會成為兩岸空軍共同笑柄。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