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堯和李波事件的口水風波

撰文:方蘅
出版:更新:
今日的香港,社會紛紛擾擾,人們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貌,故此,從政者言語要益發精確,避免不必要的紛爭。而媒體亦要撇除黃藍顏色成見,務求客觀持平,這樣,社會或會少些噪音。
方蘅
(資料圖片)

現時的香港,政治人物議政時常被捉着痛腳,經對手或傳媒放大曲解,而令市民大眾得不到準確的信息。單單關於李波事件的討論,就引起不只一次的此類情況,現在拿來說說,藉以觀察香港的論政文化。

近日,在一個論壇上,律師會前會長何君堯引用美國越境拘拉登來比喻李波事件,以說明政治超越國界,即被香港民族黨陳浩天質問是否認為李波是恐怖份子,更被黃洋達以粗言威嚇。何即時稱並沒有說過李波是恐怖份子,但一些媒體還是大字標題謂何君堯以拉登類比李波之類。

律師會前會長何君堯引用美國越境拘拉登來比喻李波事件,以說明政治超越國界。(資料圖片)

何君堯引喻惹風波

對於這件事,何君堯提及的人物拉登確令人有不好的聯想。然而,媒體謂何君堯以拉登類比李波,亦無疑歪曲了何君堯的意思。就此,李明生在〈從何君堯引喻看港議政文化〉(《香港商報》2016 年 4 月 21 日 A2 版)一文中指出:

「美國越境拘捕拉登,這是比喻裏的喻體;至於李波事件,則是比喻裏的本體,兩者所表達的共通道理,就是政治超越國界。當然,拉登不等於李波,畢竟比喻不是百分百完全相同;惟重要的是,拉登不是喻體,李波亦非本體,何君堯沒有將兩人等同起來,他只是將兩事等同起來。」
李明生

這番分析十分到位。故此,陳浩天質疑何君堯把李波看作恐怖份子,以及媒體謂何君堯以拉登類比李波,都存在謬誤。然而,何君堯在舉例時提到拉登,畢竟不是一個上佳的選擇,容易惹人聯想比附,由此,就不免落人口實,出現如今的局面。從政者言行當慎之又慎,於此可見。

從政者言語要精確 媒體要客觀持平

筆者由此還想到李波事件另一輪口水風波。李波失蹤初期,去向不明,身兼港區人大代表的立法會議員吳亮星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稱,網上傳聞李波等 5 名失蹤書店股東及員工,可能是因偷渡到內地「宿娼嫖妓」惹禍,謂有關此案的謠言滿天飛,質疑是否適宜在立法會中討論內地公安越境執法。對於吳亮星的言論,李波太太狠批吳言論無恥,「泛民」亦炮轟吳欲對李波進行「人格謀殺」。

吳亮星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稱,網上傳聞李波等 5 名失蹤書店股東及員工,可能是因偷渡到內地「宿娼嫖妓」惹禍。(林振東攝)

事實上,如果客觀一點來看,吳亮星只是引述網上傳言,目的在表達對立法會調查此案的疑慮,並不表示他確認傳言真確。然而,當時有關李波行蹤的傳言甚多,吳亮星卻選擇了一個對李波有所冒犯的傳言,且在立法會當眾說出,難怪李波太太不悅。其後,吳亮星亦為自己的失言道歉。其實,如果吳亮星簡單一點,只表示有太多不確定傳言,暫不適宜在立法會討論李波案,相信沒人會說他有什麼問題。他引述一段傳言,只是印證謠言滿天的狀況,並擔心深入調查干犯當事人私穩。可是他卻沒留意,當時身在立法會,他的引述對當事人會顯得不敬,帶來廣泛效應,這是他失策之處。然而,對於整件事,傳媒的報道亦不夠完整,多斷章取義,未能讓公眾對整個場合和吳亮星的意思有準確的了解。

今日的香港,社會紛紛擾擾,人們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貌。故此,從政者言語要益發精確,避免不必要的紛爭。而媒體亦要撇除黃藍顏色成見,務求客觀持平。這樣,社會或會少些噪音。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