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香港的六四情緒 未言有完結一日

撰文:黎汶洛
出版:更新:

支聯會秘書李卓人與港大學生會長孫曉嵐在商台節目談六四,放大來看其實正正就是香港現今的政治氣候下,兩種代表性價值觀的衝突。
孫在節目問及悼念六四是否有完結一日,而李則表明支聯會不會放下「包袱」,前者象徵對悼念活動成效的質疑,後者則由始而終堅守對六四的義憤之情,以及27年的悲痛情緒。
然而,所謂悼念「完結」之說,或許多少有點漠視港人對於六四的悲痛經歷,而這些經歷恰好譜寫了屬於香港的本土歷史。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美聯社)

「八九六四」除了是在中國發生的一個具象徵性的民主運動之外,同時也當屬香港本土歷史──寫在殖民歷史以外──的一部分。尤記起當年發生的百萬人大遊行、馬場集會、演藝界的全情投入……紛紛指向當時作為殖民地的香港當中,一種萌芽的民主意識。港人義助遠北學運的捐款,恰好也是由李卓人所攜帶。然而,六四屠城的發生,頓時中止了港人當時的義憤、投入,往後就只有悲痛與創傷。

而在27周年的當下,正正因為見證者的存在,這種創傷每每會在六月四日的晚上,在維園重現。正正因為他們是經歷過「八九六四」的人,回憶、悼念對他們而言,無疑是一種對當年的重返,重新回到八九年那種複合的情緒。就如李卓人在節目所言,仍然有人會看着燭光流淚。

天文台預測今年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當天或有驟雨。(Getty Images)

然而,對於「後八九」的人來說,這種經歷一定是陌生而難以體會的,恰好也是「李卓人與孫曉嵐之別」。因為無法對歷史傷痕產生一樣的共鳴,轉而提出對「燭光」效用的質疑,甚至進一步問,悼念是否有完結的一日。

對年復年的悼念活動感到茫然,尚且可以理解,但悼念的意義在於歷史傷痕的傳承,也是對港人民主里程的尊重,則未敢言有完結一日。前人背負沉重的、難以磨滅的記憶;作為後來之人,面對雨傘後嶄新的困境,可以指出六四有新的註釋,從而在悲痛中勇敢站立起來,而非與前人分道而行。願27周年的六四晚會,能夠遍地開花,對準獨裁政權。

【編按:作者為香港眾志副主席。】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