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1 世紀回看六四

撰文:湯家驊
出版:更新:

不知怎的,每當春夏交接、五六月間,《血染的風采》之旋律總是在腦中轉個不停。
也許這是正如章詒和所說,往事並不如煙。
今天這情懷可能對八、九十後的年輕人難有共鳴,
但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卻仍是刻骨銘心的。

27年過去,六四事件對我們仍有什麼意義?(Getty Images)

年輕人難共鳴 悼念六四意義何在?

1989 年,孩子還沒有滿兩歲;今天他已是一位執業大律師,亦有自己的小家庭了。方勵之、鄧小平、趙紫陽、袁木、李鵬這些關鍵人物亦走的走、退的退,這些名字在 21 世紀的今天,再難在公眾領域中挑起萬千情緒,更有新一代連他們是誰也說不清楚。有年青人問我,今天悼念六四尚有意義嗎?一言難盡!

六四的起因眾多,但一般學者們均大致同意當年中國經濟改革引來社會不穩定,貪污腐敗無處不在。方勵之教授於 80 年代種下了八九民運種子,終於在胡耀邦去世後開花結果,也為中國帶來了重大改變。時至今日,國家在經濟、貪污和政制改革上有多大轉變?

經濟飛騰毋庸置疑 貪腐人權問題卻仍嚴重

六四後中國經濟飛騰,但失去的是什麼?(Getty Images)

先看看經濟。1989 年中國的國民生產均值只是 454 美元;到了 2015 年,生產均值已增至 8,000 美元,增幅是美國的八倍,成為國際上經濟強國之一。這驕人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經濟飛騰可能是養飽了 13 億人口,量度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卻由八九年的 0.3 激增至 0.42。當然,這比特區的 0.54 還有一段距離,但也不是什麼可以引以自豪的數字。

也有人說,經濟急升及市場經濟引致貧富懸殊是正常不過的。但無論如何,貧富差距大了,總是事實。

經濟改善卻同時助長了腐敗貪污之風。根據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貪污指數,中國的最早評分始於 1995 年,當時的分數是 2.16,排行尾二,僅高於印尼。以作比較,香港當年的指數是 7.12,而美國則為 7.19,排行分別為 17 及 15。到了 2015 年,香港和美國分別排行 18 與 16,分數為 75 及 76,而中國則排行 83,指數為 37。

今天中國排名在很多更腐敗的國家之後,但在廉潔方面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改進卻是事實。相反,與 2013 年相比,今天中國的排名與分數均下跌了三級。你可能會說,西方的評估難保沒有一點偏頗,但在今天習近平主席的反貪污行動下,大老虎卻似乎是愈打愈多則也是事實。

在人權自由方面,根據國際自由組織(Freedom House),以零分為最自由,中國最早的評分於 1998 年為 6.5。中國於 2016 年的評分同樣也是 6.5。相比之下,香港的最早評分為 2002 年的 4 分,最新 2015 年的分數則為 3.5;而美國在 2002 年與 2016 年的評分均為 1 分。由此可見,外界特別是西方,對中國的自由人權狀況的評估始終如一,沒大改變,與經濟發展的進度成為一強烈對比。

中國維權人士劉曉波現仍在獄中服刑。(Getty Images)

血染的風采提醒我們 自由民主廉潔何其重要

今天,國家確是強大了、進步了,但除經濟發展外,27 年前導致六四悲劇發生的政治和管治環境,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香港人今天應如何看待六四?我們仍然相信終有一天可平反六四,但平反與否,在 21 世紀的今天看來也似乎並非最重要。我們可能更關心的,是不希望見到悲劇重演;我們更希望見到國家可以向前走,除了經濟振興之外,廉潔管治與政制改革,可以同步而上。從這角度看,對往日過錯之評價反而是次要。

正如國家領導人就抗日史實所言,歷史便是歷史,事實是不能、亦不容輕易篡改的。不要依賴外國如何看中國,我們自有太史簡、董狐筆,平反與否也改變不了史實。但今天領導人可以如何面對六四,卻也可從美國總統奧巴馬到訪廣島中尋找一些啟示。奧巴馬到訪廣島堅持不為二次大戰美軍投下原子彈道歉,但他卻坦言承認所有領袖在戰爭期間要作出的艱難決定,歷史自有公論。也許有一天,國家領導人會探訪天安門母親們表示慰問,為這件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劃上句號。

(Getty Images)

身在香港的我們,渴望有這一天。但這一天來臨與否,也不會影響我們每年的悼念活動。因為我們明白,每年這天晚上,《血染的風采》會不斷提醒我們,自由、民主和廉潔制度的重要性。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