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會改革時機可一難再 若錯過病人損失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撰文:林志釉
出版:更新:

一直以來,社會各界對於投訴醫生的紀律程序時間冗長,普遍認為源出公義在醫學界不能得到有效彰顯。
現在,政府決心進行改革,卻惹來醫生群起反抗,說政府操控醫務委員會和影響醫療服務質素,更舉行靜坐抗議。
我們真的擔心條例若未能獲通過,不知何時再有機會進行改革。
反對人士口口聲聲支持加入業外委員和病人代表,另一方面,卻批評委任成員會開啟日後操控醫務委員會的局面。

長子夭折而引發與醫委會交涉長達9年的張崇德(左一),表態支持改革。

業外委員主為病人組織代表 特首委任無損發聲

我們理解社會對「特首委任」這四個字產生一些負面的感覺。不過,希望社會大眾理解,這 4 名新業外委員當中3 位,都是由病人組織互選出來的代表,並沒有跡象顯示他們會受特首或政府所操控。

況且,病人組織的代表都是以病人的利益作為出發點,他們固然希望以醫療質素維持高水平和高質素,為香港各界服務。

若然醫務委員會討論的事情只對政府有利,而忽視病人的權益,這3位代表有責任反映他們的意見和提出不信任的一票。那麼,即是政府有14支持票,也絕不能通過對病人權益有不利的任何議案。

現時醫務委員會根本由政府主導,政府委任成員和業界選出的醫生成員1對1比例是否必然,大家心中有數。(資料圖片)

醫委會主席權力大 病人訴求難反映

那3位病人組織代表並不受制於政府或特首,而都是以病人利益為首,去參與醫務委員會的工作,包括處理投訴個案。其工作,正正是協助醫務委員會處理日常工作時,可加入病人意見和聲音,並確保委員會討論議題時,亦以整體市民的利益為依歸,而不會貿然偏倚政府議案,及支持任何影響病人利益的事情。

專業自主固然重要,但大家是否知道,現時醫務委員會根本由政府主導?按《醫生註冊條例》第4(5)條,主席有權於醫務委員會的任何會議上投票,而當出現票數相同時,亦有權再投決定票。由此看,政府委任成員和業界選出的醫生成員「1對1比例」是否必然,大家心中有數。若問主席由誰選出來?大家可請教現任或前任委員便清楚。

醫生再發起白衣靜坐,高永文對醫生間對改革的誤解感不開心。(資料圖片)

通過改革不等於降低海外醫生門檻 新任代表必監督

現時社會有個說法,就是修訂條例通過後,將會大大降低引入海外或內地註冊醫生的門檻,因而令服務質素下降。對此,我們當然關注,因此病人組織代表進入醫務委員會後,必將緊守崗位,確保海外或國內醫生申請來港註冊的時候,以不得低於現時本港醫療水準作為考核元素,更不應輸入水平不高的海外或內地醫生來港服務,影響本地醫療質素。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