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特首選舉真正的造王者?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立法會選舉剛落幕,特首選戰前哨戰──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雖未到提名期,但已悄悄地揭開序幕。
歷屆特首選舉表面上只涉及 1,200 人的小圈子,與社會關係不大。但近幾屆不論由下層的公民社會抑或上層的中央政府,也要求特首具備較高民意認受性,特首選舉出現了質變,選情變得更複雜,牽涉層面更廣。

今屆有趣味的地方是,最核心的中央仍未祝福任何疑似參選人,變相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只「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試探中央底線,同時作個人宣傳。(資料圖片)

特首選舉由第一屆開始直到曾蔭權時代,要贏得特首寶座較為簡單,只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中央屬意;二是協調好選委會內的 1,200 人的大半部分便可。

選委會當中 不是理念而是利益

從中央的角度,考慮參選人的原則相對簡單:一是確保主權與治權牢牢的掌握在中央手中,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即是找所謂「愛國愛港的代理人」;二是找有能力的管治者,即有能力與香港的大孖沙有良好溝通,共治香港。但共治香港,當中的「共」字,關係到誰與誰的問題,相當複雜。如果大孖沙不是選委,特首只需要確定一個公平的遊戲規則讓大家公平競爭,管治變得容易得多。但問題當大孖沙都是選民,而且是有關鍵決定能力的時候,參選人找人「共治香港」,便有機會觸及到更深層次的利益問題。

某些人可能為了在特首選舉上獲取最大的政策利益與傾斜,選委會的作用便非常顯眼。因為委員會不止是「選賢能」,更重要是讓某些人或某組織提升叫價能力的好時機。他們在不同界別推薦人選組成名單出選,假若當選便形成一種隱性的政治集團,存在着由某些人上而下控制的政治血緣關係。這種政治聯盟相比起泛民陣營的二百多張「死硬反對票」來得更有實效。因為在特首選舉上,那些死硬票只需要當作「廢票」處理便可,關鍵是那些人的取態,直接左右大局;而左右大局的因素,未必是理念,而是利益。

梁振英是第一個稍稍改變了遊戲規則的人。唐英年的僭建事件曝光讓整個特首選舉確切加大了「民意」的元素,變成三種勢力的選舉格局。(資料圖片)

改變遊戲規則 梁振英令民意被考慮

曾蔭權時代之前的特首選舉,實際上的玩法只局限「上層建築」,與市民的切身利益關係不大。但是為什麼這種狀態到曾蔭權時代便終止呢?因為梁振英是第一個稍稍改變了遊戲規則的人,四年前不止與北京互動,死賴都要爭取一張入場券,及後更帶着一支筆、一張凳,由關係與之親近的區議員帶領落區與市民互動,廣收民意。更重要一點,也是最重要一點,唐英年的僭建事件曝光,讓整個特首選舉確切加大了「民意」這元素,變相由只有中央、社會上層建築的人玩的權力遊戲,多多少少加入了民意,變成三種勢力互動的選舉格局。而且,民意的力量在那次選舉中,也反映出有點凌駕社會「上層建築」之勢,變相是中央首肯、市民認同、社會上層建築反對的政治格局。故此,梁振英當時拿的 689 票,並不意外。

今屆特首選舉前哨戰已正式上畫,據說上層建築就已開始招兵買馬,繼續籌謀增加自己的叫價能力,但也有人在民意基礎上下工夫。今屆有趣味的地方是,最核心的中央仍未祝福任何疑似參選人,變相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只「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試探中央底線,同時作個人宣傳。

歷史正不斷重演:三國演義裏司馬懿講過「磨劍十年,只揮劍一次」。在主角出場之前,相信已經有不少有心人集中火力,在不知不覺間制訂前菜向社會呈現,更有人極力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以及未來 11 月的選委會中招兵買馬以強補自己的弱點。雖然各方勢力所用的招式各有千秋,但相信最後仍要由一個能滿足三方勢力的參選人才有機會勝出。民意的基礎仍然是重要一環。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