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惡以不發展為首 放下政治爭拗參與《2030+》的討論

撰文:林奮強
出版:更新:
適逢政府剛發表長遠土地供應及規劃諮詢文件《2030+》,更令筆者確信,今天的香港「萬惡以不發展為首」。可惜的是,「發展」二字在近幾年,相信是除了梁特首本人外,被政客妖魔化得最嚴重的一個詞語。
林奮強
適逢政府剛發表長遠土地供應及規劃諮詢文件《2030+》,更令筆者確信,今天的香港「萬惡以不發展為首」。(資料圖片)

今個月初,社區組織協會(SoCO)舉辦了第二次關於劏房的影展,希望增加社會對「不適切居所」的關注。其實,筆者和「香港黃金五十」的同事,於四年前曾協助 SoCO 舉辦主題為「家有幾米」的展覽——那時我們在問,劏房戶的單位「有幾大?」;但今年的展覽則命名為「侷住」——似乎反映這些基層家庭的絕望與無奈。

劏房戶公屋輪候創新高 惜「發展」二字遭妖魔化​

影展中有多張上次未見過的照片,包括一些馬桶就在洗菜切肉的鋅盆旁,這種「廚廁合一」情況。事實上,數字似乎正好說明了「侷住」的無力感:公屋輪候冊個案幾達 29 萬宗,與平均輪候上樓時間 4.1 年同創新高。至於 2015 年的劏房數目則迫近 9 萬個,比 2013 年的不足 7 萬增近三分之一。

適逢政府剛發表長遠土地供應及規劃諮詢文件《2030+》,更令筆者確信,今天的香港「萬惡以不發展為首」。可惜的是,「發展」二字在近幾年,相信是除了梁特首本人外,被政客妖魔化得最嚴重的一個詞語。因此,筆者讀罷《2030+》後實在極為悲觀。首先,文件指出按已開發土地面積計,香港現時的人口密度是所有先進大城市之最,是倫敦、紐約、上海、北京的五倍之高,大城市中和我們密度相若的,只有人均 GDP 窮我們近 30 倍的印度孟買。

馬桶就在洗菜切肉的鋅盆旁,這種「廚廁合一」情況,似乎正好說明了「侷住」的無力感。(陳焯輝攝)

樓宇隨人口一同老化 追回 30 年土地供應難

文件推算,到 2040 年,香港將需要開發 4,800 公頃土地,但即使本屆政府已出盡「洪荒之力」覓地發展,預計供應量只有 3,600 公頃。換言之,除非我們能把發展力度再加大三分之一,即額外 1,200 公頃的土地,否則我們便連原地踏步都做不到。這些數字似乎告訴我們,未來 30 年,香港的擠迫情況仍然難有改善。

更尤甚者,我們的樓宇將隨着我們的人口一同老化,推算到 2046 年香港將有 33 萬個私人單位達 70 年樓齡,是 2015 年數字的 300 倍。今天香港最大的年齡群組正是筆者一代的中年人,30 年後我們將 80 多歲,身體條件定必變差,屆時勢出現「人又老、樓又殘」的窘境——到底自己的積蓄,應該用來維護「軟件」(醫療保健),還是修理「硬件」(樓宇維修重建)?

有人說《2030+》過度規劃、過度發展。但很粗略地推算:33 萬個私樓單位幾乎是全港私樓單位的 30%;同時,30 年後樓齡達 60 年的公屋也有近 30 萬個,等於所有公屋的 40%。換言之,我們要在 30 年間大規模維修或重建全港逾三分一的單位——可以到哪裏找土地暫置受重建影響的 200 萬人口?

《2030+》的計劃只預留了 10% 的人口緩衝(900 萬目標人口,相對 2046 年推算人口 822 萬),明顯不足。引用團結香港基金的數字,在 1995 至 2004 年間,香港共開發 7,800 公頃土地,到 2005 年至 2014 年則大跌至 1,100 公頃。對上一個大型土地發展項目已經要數到 2000 年完成的東涌新市鎮——原來十多年沒有造地的影響,今天要追 30 年也未必追得回。

自八十年代起的 30 年,新加坡人均 GDP 向來落後香港,但在最後六年竟然從後趕上,到今天已拋離香港 50%。(資料圖片)

新加坡深圳從後趕上 發展土地為支援弱勢

令筆者同樣悲觀的,是土地發展不足對經濟競爭力以至年輕人上流力的影響。過去幾年,香港的寫字樓租金持續急升,可以肯定很多外來的企業,即使打算進軍亞洲或擴充營業的公司,都因為租金過高而捨港而去,改往前海、上海、新加坡等地落戶,令我們白白流失優質工種及稅源。

事實上,自八十年代起的 30 年,新加坡人均 GDP 向來落後香港,但在最後六年竟然從後趕上,到今天已拋離香港 50%;至於一河之隔的深圳,若非人民幣貶值,經濟總量早已超越香港,但如今仍有可能在未來五至十年,連人均 GDP 都跑贏香港。

筆者絕對贊成我們不應「為發展而發展」,但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把香港未來 30 年發展方向這個如此重大的議題,簡化為一兩個驟耳好聽、似佔道德高地的政治口號便算:例如「官商勾結」、「大陸人後花園」、「本土優先」、「先棕後綠」,然後以「盲搶地」等的指控通盤反對。我們需要土地,除了要改善居住環境、控制樓價,也是為了「發展經濟,支援弱勢」。若真的要簡化,筆者鼓勵大家把「發展」二字,與無劏房、上流力、扶貧、社會公義等好事連在一起。

只要港人能把近年對政治議題的熱忱,自然會形成對發展強烈、全面的共識,蓋過今天片面、只看格子不看圖畫的政治口號爭拗。(黃永俊攝)

為老中青三代謀求福祉 達成發展共識

筆者向來喜愛港人「愛心爆棚」,但仍覺得我們在諸如土地發展、社會老齡化、經濟競爭力及可持續性等重大公共政策議題上「關心不足」,又往往容易被片面的政治口號影響,只摘下大問題中的一個小格子(pixel)便為議題定案,引發議會及市民唇槍舌劍、打生打死,但卻忽略大圖畫(miss the picture)。

結果,社會固然沒有共識,一切原地踏步,而競爭對手卻絶塵而去。沒有蓬勃的經濟,何來資源可持續地支援愈來愈多的老弱市民?以「全民退保」這個惹火題目為例,大家為資產審查、每月金額多少爭吵不休;但為何沒有人指出,就算有了每月 4,000 元的全民退保,若一間新醫院也不建、一個新院舍宿位也不加,今天急症室的長龍還是不會消失,「康橋」、「劍橋」事件只會不斷重現?

筆者盼望,香港社會在參與《2030+》的討論時,能夠花上心機和時間,認清事實和數據,真的把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包括自己的居住環境、父母老來的醫療和長期護理、年輕子女的事業發展和上流力,都放在心頭上仔細思量考慮,作出理性明智的抉擇。相反,若我們的發展步伐繼續拖下去,香港要面對的就不只劏房戶「廚廁合一」的情況,而是隨着硬件老化,漏水、漏電,甚至火災的情況將會不斷出現——這是攸關人命和社會公義的問題。

筆者深信,只要港人能把近年對政治議題的熱忱,也放到為自己、家人,以及全港老中青三代謀求福祉之上,自然會形成對發展強烈、全面的共識,一定可以不論政治光譜,蓋過今天片面、只看格子不看圖畫的政治口號爭拗。否則,恐怕到了 2030 年,無論屆時兩地的經濟發展步伐為何,香港勢必比印度的孟買,更加擠迫。而那時的香港,恐怕巳成了一個只有政客 hot air 而全民受害的「空講」之城。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