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網店全球化競爭 商場零售業還有優勢嗎?

撰文:李兆波
出版:更新:
傳統的商場面對着不同的競爭,商場內物品價格普遍比起商場以外及網上的高,如果商場沒有提供增值的服務,商場便沒有用處。
李兆波
內地旅客在數目及消費上減少,固然影響本地的零售業。(apm商場官網)

香港有不少管理優秀的商場,較早前本人出席了由新城電台舉辦的「香港商場體驗行銷大獎2016」,主辦單位同時發表了一個網上調查,訪問了 3,000 多人,近八成人表達了今年聖誕的消費會增加或維持與去年一樣,訪問中亦顯示了網購的比率由去年的 8% 增加至 18%。

銷售渠道增加 商場叫價力降

網上購物肯定是商場的大敵。雖然顧客在網店不能看到商品實物、不可以即時取貨,但由於存貨的要求及成本較低,價格會較為便宜。這點商場是站在吃虧的位置。

現在的顧客也是全球化。內地旅客在數目及消費上減少,固然影響本地的零售業;航空業蓬勃,外來的旅客可以到別處,如日本的城市購物,反正很多產品全球也有出售。另一方面,不少航空公司會提供機上購物的目錄,旅客也可在航機上購物,雖然大多數商品不能即時在航班上取貨,旅客要回到指定機場提取,或由速遞公司送到府上,但價錢比起在商場購買便宜不少。這對於商場來說是打擊,因為零售店可以自家在網上銷售,亦可以透過航空公司在機上銷售,也可以在商場銷售,多了途徑,商場的叫價力便下降了。

海港城走高檔路線,平日不乏遊客。(海港城商場官網)

店舖待客差 影響顧客購買意欲

最近陪朋友於某商場購物,奇怪的是在星期六的日子,這商場的停車場仍然有可觀的空位,而不是有車在排隊進場。更奇怪的是,和朋友光顧某著名品牌,進入了店內數分鐘,走來走去觀看,仍然未有人招呼,直到朋友要問「這裏有沒有職員?」,才有職員來招呼。

同樣的品牌,我絕對肯定在日本或其他國際城市不會這樣。那店的店長應該受批評,因為這品牌的客人,不只在買產品,也在買優越的服務,而可以在這裏購物的人也可以在其他地方買。以現時的匯率計,產品的價格差不多,日元在6算多時,不少著名品牌的產品在香港毫無還擊之力;即使價格差不多,在全球化的今天,他們待客之道絕對未能為顧客帶來好的經歷。

商場是石屎的建築物,是個實物,現在也有網上商場,傳統的商場面對着不同的競爭,商場內物品價格普遍比起商場以外及網上的高,如果商場沒有提供增值的服務,商場便沒有用處。好的待客之道、娛樂、餐飲及支援措施,才可以吸引顧客進來,否則在全球化及網購當紅的時代,香港商場的前景不太樂觀。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