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輛裝甲車揭台灣新加坡50年「地下情」

撰文:梁翊婷
出版:更新:
今天,中國外交策略明顯有變化…似乎打算把台新關係重新放上枱,威迫新加坡與台灣「分手」,出招對付立場強硬的蔡英文…中國大陸趁着兩地的感情有所鬆懈時,故意製造事件令兩地出現矛盾,藉此進一步孤立台灣,同時給在南海問題上正與中國有矛盾的新加坡一個下馬威。
梁翊婷
上月尾,香港海關收到通知,在葵涌八號貨櫃碼頭扣留九輛由台灣運往新加坡的裝甲車,指其涉嫌「走私軍火」。(蔡正邦攝)

事關香港海關早前扣押九輛新加坡裝甲車,引發一場不大不小的外交風波,這件事引申到台新過去五十年的「地下情」,亦同時透露了中國在外交取態上的些微變化,我覺得甚有故事可講,只是因工務繁忙,耽誤了寫作,現在才有空下筆。

上月尾,香港海關收到通知,在葵涌八號貨櫃碼頭扣留九輛由台灣運往新加坡的裝甲車,指其涉嫌「走私軍火」。該批裝甲車屬新加坡研發及擁有,早前參與新加坡「星光部隊」在台灣的訓練,訓練結束後由台灣經香港運回新加坡。中國外交部就此提出抗議,表示「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地區開展軍事交流」,希望新加坡「恪守一個中國的原則」。不過,據《傳真社》引述香港海關消息人士稱,該艘貨輪其實來香港前曾停泊廈門港口,當時中國港口人員已發現船上載有新加坡的軍事車輛,可是中國並無執法,反而通過線報讓香港海關採取行動。

一般香港人可能不太關注此事,或者覺得甚為奇怪,畢竟新加坡很商業化,台灣很文化、政治化,兩地關係枱面上看似不太密切。但事實上,台灣與新加坡結交於微時,兩國友誼之長、交情之深,絕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

新加坡在立國之初,李光耀最大的擔心就是來自周遭各國的威脅,所以急欲建設國家軍事國防。(Getty Images)

新加坡建設國防考慮多國 最終選定台灣

新加坡在 1965 年立國之初,李光耀最大的擔心就是來自周遭各國的威脅,所以急欲建設國家軍事國防。但礙於本土的國防專家絕無僅有,必須尋找外援,故向各方求助。第一個想到的對象是英國,因為新加坡是前英國殖民地。但考慮到新加坡有可能過分依賴英國的舊路,而英國亦因為在大馬的經濟利益而不想直接援助新加坡。美國亦不予考慮,因為美國正為越戰所困,兼當時李光耀與美國的關係正因間諜問題處於低谷。

在反共情緒高漲下,中國自然絕不列入考慮;試探過澳洲、印度、泰國等,都沒有什麼回應,於是向以色列及南韓招手。以色列開始時確實有派軍事專家去新加坡考察及提供意見,但兩地環境相距太遠,兼以色列當生意來做,效果不好;南韓雖樂意幫忙,但又因天氣太凍及南北韓的安全問題,令新加坡打退堂鼓。走投無路下,新加坡想起了台灣。

台灣的條件簡直是完全符合新加坡需要。台灣華人多,同聲同氣,又是反共國家,兼且台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作為成員國的身分備受質疑,急於尋找盟友。而且當時環觀全球,台灣論實戰經驗,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有哪個國家比起中國更多災多難?國軍經歷過幾十年的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留下來的都是軍事精英。單計空軍,國軍的平均飛行時數已經達到 2,000 小時,比很多國家都要多。論文化、語言、國際地位等,台灣都是新加坡上佳之選。所以兩地一拍即合,台灣願意為新加坡訓練軍隊。

經過新加坡特使尹景祥赴台接洽後,台灣於 1967 年派遣一批高層軍事專家到新加坡,重組新加坡脆弱的國防,由零開始為新加坡建立一支精銳空軍。新加坡空軍首任司令劉景泉及海軍的邱永安,都是曾服役於中華民國軍隊的華僑。非正式地交流八年後,兩地於 1975 年正式簽訂一項軍事合作計劃,名為「星光計劃」或「星光部隊」(有說取自「星」加坡及李「光」耀),讓新加坡部隊到台灣進行軍事訓練。「星光計劃」至今從未中斷,香港海關扣押的九輪新加坡裝甲車,正正來自剛剛在台灣訓練完的「星光部隊」。

台新謹慎低調處理關係 中國心照不宣

李光耀與蔣經國兩人是莫逆之交,非常惺惺相惜。自 1973 年起,李光耀每年都會秘密訪問台灣,直到蔣經國去世。(網上圖片)

台灣對新加坡的幫助可說不計成本。台灣當時正與中國大陸處於「戰爭狀態」,金門上炮聲長響,但仍然抽調為數不少的精英軍人為新加坡服務,不少甚至入籍新加坡。雖然台灣曾暗示希望新加坡以某種形式的承認作為回報,但新加坡作為亞太地區的小國,在中國的陰霾下難以與台灣高調建交。在當時聯合國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成員國的決議案中,新加坡在台灣反對下,仍然投了支持;但是在驅逐台灣的議案上,新加坡棄權。

台灣在新加坡最脆弱、最需要幫忙時,向新加坡伸出了友誼之手。這份情誼亦同時建立在兩地的領導人上。私交來說,李光耀與蔣經國兩人是莫逆之交,非常惺惺相惜。自 1973 年起,李光耀每年都會秘密訪問台灣,直至蔣經國去世。李光耀與蔣經國兩家人會在台灣遊山玩水,天文地理政經之事無所不談。據說蔣經國離世時,平時對人刻薄的李光耀也淚灑當場。

而李光耀每去台灣,都會裝腔作勢先在香港停留兩天(通常住在邵逸夫爵士府邸),說要訪問日本,飛機卻飛往台灣。為免觸及中國大陸神經,李光耀在處理台灣問題上極之低調。時至今天,新加坡不少知名人士撰寫回憶錄,或為李光耀出版圖片集等時,都刻意避開台灣關係這一塊。台新這段講不出聲的「地下情」,由 1967 年至今,一交便是 50 年。

一直到 1990 年,新加坡與中國進行建交談判,台新關係成為了糾結的關鍵。李光耀對此不退讓,表示這種軍事訓練將會繼續。當時總理李鵬對此一錘定音:「這是既成事實,我們不應該太在意。」,變相承認了台新的歷史關係,對「地下情」心照不宣。

對這段關係有興趣的讀者,可閱讀新加坡老報人陳加昌撰寫的《我所知道的李光耀》(LKY Whom I Knew)。

李光耀當年因為反對台獨立場,與李登輝絕交。這些交情,中國在搧動反新情緒時,會記得嗎?(資料圖片)

利用裝甲車分化台新 反增鄰國疑心

今天,中國外交策略明顯有變化。利用香港扣押新加坡裝甲車,又明言「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地區開展軍事交流」,似乎打算把台新關係重新放上枱,威迫新加坡與台灣「分手」,出招對付立場強硬的蔡英文。畢竟新加坡的精神領袖李光耀先生已逝,台灣在政黨更替下又換了民進黨上場。中國大陸趁着兩地的感情有所鬆懈時,故意製造事件令兩地出現矛盾,藉此進一步孤立台灣,同時給在南海問題上正與中國有矛盾的新加坡一個下馬威。

大陸不願直接出面,便出動半個黨媒《環球時報》社評批評新台軍事交流,刻意牽動國內反新加坡的民粹,卻隻字不提過去的歷史因由、李鵬的承諾。其實,新加坡與中國關係一直良好,當年新加坡作為先進城市,給鄧小平大開眼界,才會在訪問新加坡後極速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而且李光耀當年亦因為反對台獨立場,與李登輝絕交。這些交情,中國在煽動反新情緒時,會記得嗎?中國當局期望使用國內無腦的憤青向新加坡施加壓力,但這只是僅僅向世界展現無理、霸道、不文明及低質素的國民而已,絕非大國的器量所為。

中國大陸不能只一味以天朝大國之勢威脅周遭國家屈服。將心比己,在你落難時有人肯伸出援手,你能否在他朝一腳踢走恩人?面對台灣這個親密的伙伴,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也強調「新加坡不能遺忘曾經協助新加坡建立武裝部隊的老朋友」。

要得到周邊國家信服,中國必先放棄利用民粹興風作浪,且要代入他國考慮立場,否則利用金錢利誘和威脅對方,只會令周邊國家對中國疑心愈來愈大,不斷向美國靠攏。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