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行禮如儀」究竟是褒是貶?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陳國榮(退休教師)

無論港台,近年不少人喜歡用「行禮如儀」來形容一些社會現象或人的行為,但似乎多採其貶義。

例子一:2010年台灣一媒體報道日本首相菅直人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會面,文章標題是「釣島衝突後首會…菅胡行禮如儀」。細看內容,原來是指當年九月發生釣魚台撞船事件以後,日中雙方的首次正式會談,但會談大約只有二十二分鐘,且菅直人和胡錦濤握手時,都顯得非常不自在。對於釣魚台問題,雙方也僅各自表述立場。

例子二:2016年一位中學老師在星島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慈善捐款不應是行禮如儀」的文章,裡面提到:「為了避免買旗捐款淪為一個行禮如儀或反射動作式的活動。這裏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予各家長參考,讓買旗除了能助人外,更能培養小孩的善心。」

例子三:2016年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其網誌試刊登了一篇標題為:「地球日,不應只是個「行禮如儀」搞記招的日子」的文章,內文寫道:「4月22日地球日,不應只是個「行禮如儀」搞記招的良辰吉日,還該確確切切,是個環境抗爭的記念日子。」

至於這幾年也有人用「行禮如儀」來批評支聯會舉辦的維園六四悼念活動就不引述了。

016年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其網誌試刊登了一篇標題為:「地球日,不應只是個「行禮如儀」搞記招的日子」(綠色地球網頁截圖)

綜觀這些例子,似乎對「行禮如儀」的理解都是取其貶義,均指某些行為或活動徒具形式。不知道是否受網上流行的解釋有關,因為如果你在搜尋器輸入「行禮如儀」,很容易找到這樣的解釋:

行禮如儀是一種輕蔑的用詞,表現在進行應有的禮節程序時,只是按流程步驟執行,毫無尊重禮貌之意。

究竟「行禮如儀」是褒是貶?首先,我們要知道「禮」「儀」之別,再看「禮」「儀」的關係,然後才解讀「行禮如儀」的正確意思。

「禮」「儀」之別。《左傳》有兩段故事,一是魯昭公五年,晉國的大臣女叔齊批評魯昭公只依禮數「自郊勞至于贈賄」的行為:「是儀也,不可謂禮」;二是魯昭公廿五年,太叔指趙簡子的揖讓之禮「是儀也,非禮也」,就是因為趙簡子把主賓見面時相互揖讓之類的動作誤認為是禮。可見「禮」「儀」有別。

「禮」「儀」的關係。在古代,「禮」與「儀」是並重的。「禮」是內在的道德觀念,「儀」是外在行為表現;可以說「禮」是儀的內容,「儀」是禮的形式。「禮」須通過「儀」來實踐體現。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論語八佾第十七章
孔子並沒有直接否定子貢的說法,只提出他的關注焦點不同。「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視覺中國)

春秋時代, 每月初一,主政者要代表國家,向天地稟告所作所為。古人認為上天有一個超能力的神衹在監督,所以儀式非常鄭重,祭天是重要的祭典。

孔子的學生,子貢認為,祭典最重誠意,那隻羊可以省下,不用每月浪費一隻羊。孔子並沒有直接否定子貢的說法,只提出他的關注焦點不同。「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子貢關心每月浪費一隻羊,孔子則重視用羊祭祀背後的精神。孔子認為,空洞的精神,如何維繫,必須要倚賴一些實質的東西,才能生效。所以祭天的誠意是「禮」,宰羊作祭品是「儀」,可見孔子就是強調「行禮如儀」,認為「行禮」時應當遵照恰當的「儀式」。

由此看來,前面所舉的幾個例子明顯是用詞不當,誤把褒詞作貶語。菅直人與胡錦濤的會面、學生賣旗籌款、地球日搞記招等恰恰是「行禮如儀」的反義,只能說是「是儀也,非禮也」或「失禮」。至於很多人還在糾纏支聯會的六四晚會「行禮如儀」是好是壞,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