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寇克大行動.影評】誰是大師?什麼神作?什麼影評?

撰文:陳廣隆
出版:更新:

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作《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一石激起千重浪,譽之者眾,早可預料,批評者遭支持者狠狠抨擊,也是「理所當然」。不久前筆者撰文以七點評論《鄧寇克大行動》,編輯在網上加上「未夠班」三字作tagline,難免引來不少留言駁斥。

【上回提要:路蘭是個很成功的商業導演,但以導演水平而論,連一流導演也比不上,遑論要和真正大師級比較。】

我沒說過「未夠班」三字,雖認為這部電影「沒有很了不起」的,但其實在同一段已指出這「確實是路蘭比較出色的作品」,只是「遠遠說不上傑作」而已。如果不明白這三句說話加起來的批評定位,自然就無法展開交流討論。因此今日再撰一文,主要想再詳細說明幾點︰

一、焦點

當我們在談論《鄧寇克大行動》的時候,聚焦的到底是什麼?看電影,固然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各人以個人的感受、經驗、認識出發,發表議論,自是喜聞樂見。再經典的電影,我們未必定要喜歡;再不濟的作品,我們也可以發掘出閱讀的趣味。有人看到當中的人文精神,有人看到內裏的歷史維度,有人讚美其敘事方式與視聽效果,各有各的觀察與感悟。

舉幾個例:

  有小說「作者」(筆名真的叫「作者」)聲言此片深富「小說性」,稱讚影片末段「不是單純的蒙太奇剪接,而是小說常用的奏鳴曲式旋律,一種遙遙呼應之美」,還問「大部分香港觀眾有能耐看到這個層次嗎?」;

  《香港01》電影記者認為此片「平靜之中讓人細思極恐」(然而她自己卻也說「Hans Zimmer的配樂已經為電影講了許多話」。另,本片滿滿充斥配樂的手法正招徠了極不「平靜」的批評),又表示「路蘭果不其然不會讓大家睇完就算,結局留了一條大尾巴,讓大家猜想主角們的命運……奧斯卡小金人與路蘭的距離,也是時候拉近了吧」,推崇之至幾乎蓋棺並論了;

  《關鍵評論網》有文章以不短的篇幅討論本片三線交錯連接的手法,列表分析,非常用心,謂「若有留意這些細節鋪排的朋友,電影完結時想必有股衝動鼓掌 wow 一聲讚歎」,反之則「即便不會說你等於白看此戲,也叫人遺憾到不得了,它實在是畫龍點睛之處」,最後也表揚「全齣《鄧寇克大行動》結局滿布人文主義色彩,電影沒有頌揚那些英雄主義的大角色『槍槍到肉』……路蘭是要刻繪戰爭中應有的人性面貌,也反映強烈的控訴——在戰爭之中,沒有贏家,甚至人人都是輸家」。

僅舉三例,大略也可概括香港觀眾欣賞《鄧寇克大行動》之處。若忽略了更精闢更深入的見解,當是筆者之過。學者如沈旭暉等借影片剖析當時的歷史戰局和國際關係,非筆者所長,則不敢置喙了。

當我們在談論《鄧寇克大行動》的時候,聚焦的到底是什麼?(《鄧寇克大行動》電影劇照)

筆者向來只懂寫「影話」(不敢妄稱「評論」),始終關注三點︰

1、電影的拍攝、組織方式能適切、有效地表達作者的主觀意圖或文本的可能意涵嗎?
2、對比導演過往的作品,他這次創作的成果如何?按現有的劇本和製作規模,是否能有更妥貼的方式乃至更上一層樓的可能?
3、對比同時代的電影、對比過往的經典作品,本片在影史上可置於什麼位置?

上篇文章七點內容,就是圍繞這三點綜合討論。我們盡可欣賞路蘭畫龍點晴的手法、動人心弦的故事,這些讚許絕對不過分。但如果我們要說《鄧寇克大行動》是「神作」,就必須兼從上述三點檢視了。

看文章得看整體脈絡,正如筆者不久前寫文章讚賞新版《蜘蛛俠》,以「完美」形容,當然是帶有諷刺之意。新版《蜘蛛俠》無疑比不上森雷美(Sam Raimi)與麥克韋伯(Marc Webb)的兩代版本,但從漫威的製作角度看,確實達到了其「完美」的商業效果,筆者在文中談的不是調度,而是「操作」;可是論到《鄧寇克大行動》的優劣,自然就不能只從「操作」的角度看,而是整體的調度功夫了。

二、大師

從早年的低成本獨立創作,到在荷里活打出名堂,成為賣座大導演,並且在商業片世界將自己樹立為廣納觀眾的 trademark(許多荷里活導演都有大量支持者,但像路蘭般可享有明星般宣傳地位的不多;數日前路蘭突然訪港,社交媒體上一片雀躍,想來即使是尚盧高達、馬田史高西斯、大衛連治等大師級導演到來,也難有如此傳播力),因此不少人因此會視他為這世代的史提芬史匹堡或占士金馬倫。

路蘭的導演成績確實一流,問題是他何時獲得「大師」的準名號?

路蘭的導演成績確實一流,問題是他何時獲得「大師」的準名號?(《鄧寇克大行動》電影宣傳照)

《蝙蝠俠》三部曲的破格成功,絕對足以令他在部分觀眾心目中升上「神枱」,這當然沒有問題。但到《潛行凶間》(Inception,2010),輿論的讚揚就開始集體「飛躍」起來了,英國《衛報》當時已有專欄在問《Is Christopher Nolan the new Stanley Kubrick?》。《帝國雜誌》(Empire)也有文章謂 "it feels like Stanley Kubrick adapting the work of the great sci-fi author William Gibson",將路蘭與寇比力克相提並論。

到了《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2014),就更多人高調地與《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比較了,雖然最後往往都「謙稱」未達大師傑作,但已經算得上是當代經典,難道還不是「神作」嗎?

到了《鄧寇克大行動》,《衛報》又有作者(Andrew Pulver)高聲讚譽 "With Dunkirk, Christopher Nolan has finally hit the heights of Kubrick",這次相提並論的是寇氏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了。

這些「神作」級推崇,我們雖不必陰謀論地視為路蘭的英國同鄉的造神操作,但也很應該反思是否公允。例如倫敦版《Time Out》就有影評人(Tom Huddleston)回應《Why Christopher Nolan is not the new Stanley Kubrick》,列出五點反駁,文章不長,論點簡單,不妨一讀。

還是一句話︰讚賞《鄧寇克大行動》,當然是好事,但是否「神作」就另作別論。

三、神作

要討論路蘭的問題,先得回到《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2008)說起。這是路蘭闖高峰成大名之作,也是筆者心目中的路蘭三甲作品之一,這部戲超越過往(甚至現在)絕大部分超級英雄電影的深度,頗有顛覆之功,絕對值得大書特書,讚之又讚。不過,這不代表這已是大師級水平的作品又或者當代的傑作(masterpiece)。

路蘭最大的優點,縱是批評者也不能抹殺,他對「時間」、「回憶」念茲在茲的探索,實踐起來在敘事結構(多線敘事、非線性敘事、開放式結局,貫串在魔法、夢境、記憶乃至跨越時空的主題)上的發揮,固然是主流導演中罕有的,但電影畢竟是視聽的藝術,路蘭的弱點正在於過於致力在上述元素,而在影像上缺乏精銳的操控,不是真正大師手段。

當年影評人 Jim Emerson 有段很精彩的 video essay,名為《In the Cut, Part I: Shots in the Dark (Knight)》,抽取了《黑夜之神》的夜間飛車追逐戰片段,逐格逐格深入分析路蘭的動作場面,認為他拍得 "sloppy, random, incomprehensible",表面上看來可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實則是相當混亂,毫無方向感,節奏乏變化,甚至上一個畫面與下一個畫面之間的內容是對不上的,缺乏一流導演應有的清晰(不一定是簡明),經不起細節的檢視。

也有論者如 A D Jameson 從《潛行凶間》批評起,其文章《More on Inception: Shot Economy and 1 + 1 = 1》抽取片段逐格分析,認為路蘭在視聽上根本就沒有創新可言,他只是變本加厲地延續近年電影急促碎亂的節奏,average-shot-length 愈來愈短,即使是簡單的對話,也用上過量的鏡頭︰

"Once you make the decision to cut every three seconds, you sacrifice a great deal of cinematic storytelling technique."
A D Jameson

準確點說,這位論者也沒提到,其實路蘭的電影往往不足 2 秒一個鏡頭,即使如《白夜追兇》(Insomnia,2002),這部相對「靜態」的路蘭電影,111 分鐘也用了 3,400 個鏡頭,密度竟然和《虎膽龍威 4.0》(Die Hard 4.0,2007)、《叛諜追撃 3︰最後通諜》(The Bourne Ultimatum,2007)等動作片差之無幾﹗因此,路蘭的電影節奏往往變化不大,雖不像米高比爾(Michael Bay)般不絕狂轟濫炸,但也是沒有足夠的舒緩停頓,呈現角色的情緒和思考。

網上有博客為路蘭辯護,以長文《Poetics of Christopher Nolan》反駁,大意就是既然路蘭的電影往往都是 mind games,講人的 deception、講記憶之不可信,故此短促、失序的畫面和剪輯其實是風格的取捨,是風格與形式的緊密結合,並非缺點。這篇很值得一讀,要讚賞路蘭是「神作」,至少應分析到這個層次。

可是,正如我在上文所問的︰「按現有的劇本和製作規模,是否能有更妥貼乃至更上一層樓的可能?」

舉例說,日本導演今敏的主題與路蘭相近(不少論者也指出後者多有參考乃至抄襲前者),畫面也像萬花筒一般變化,卻是不覺其亂,這就見出路蘭的短處,證明上述文章的論點仍有漏洞。

其實,即使是電影大學者 David Bordwell,向來關注路蘭的電影,也認可他敘事上的成就,甚至撰有專書《Christopher Nolan: A Labyrinth of Linkages》析論他的貢獻,但他在《Nolan vs. Nolan》一文中也指出他只算是個 "weak stylist", 表示 "Nolan's work deserves attention even though some of it lacks elegance and cohesion at the shot-to-shot level";博維爾也許會讚賞《鄧寇克大行動》,卻肯定不會隨便說神作吧。

電影大學者 David Bordwell 撰有專書《Christopher Nolan: A Labyrinth of Linkages》析論他的貢獻。(davidbordwell.net)

四、比較

回到《鄧寇克大行動》。為什麼上次我在文章開首要談到本片的製作成本,強調「當然不是追求『大場面』」,但可惜路蘭「難免把歷史拍『小』了」呢?

正如上文提到的三點評論重點︰若由其他導演執導本片,同樣有這樣的成本,同樣有 IMAX 65mm 畫面,到底會呈現怎樣的眼界?《鄧寇克大行動》如今呈現出來的畫面當然宏大,但這就是其極限了嗎?史匹堡或金馬倫拍起來會怎樣?

純粹想像的實驗也許難以說明,因此在上篇文章我再據此引申,以史實作為參考點,又以《愛.誘.罪》(Atonement,2007)為例,說明其他導演如何呈現鄧寇克,原來單單 5 分鐘的長鏡頭,足以表現更調度複雜、覆蓋面廣的內容,更骯髒、痛苦、慘重的畫面。

有不少反駁的留言謂《愛.誘.罪》主旨與《鄧寇克大行動》不同,難以直接比較;有熟讀歷史的網友,則表示鄧寇克大撤退時段長、佔地廣、人數多,不同時間點不同地段有不同的故事(各位在網上作簡單搜尋,即能找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歷史照片),路蘭剪裁正史的方式不算離譜。這些意見當然都是值得尊重的。

可是,這當中沒有再仔細討論的空間了嗎?就讓我們從創作者的意見談起。

路蘭談論為何本片會比過往的作品都短,又比戰爭片少血腥場面,他說答案很簡單:

"It's about intensity."
路蘭接受 Yahoo Movies 訪問

這份密度強度既可說是來自故事的逼力,也是來自剪接的方式。這份 intensity 真的如此值得自豪嗎?與路蘭多次合作的剪接師 Lee Smith 接受美國電影剪接師協會(American Cinema Editors)專刊的訪問,自言從《黑間之神》開始,他就認為不需要改變慣用的剪接節奏了,因為他們用的是 IMAX,潛台詞就是畫面宏大了,剪接速度加快或減慢都沒有太大分別。

與路蘭多次合作的剪接師 Lee Smith 認為不需要改變慣用的剪接節奏了,因為他們用的是 IMAX,潛台詞就是畫面宏大了,剪接速度加快或減慢都沒有太大分別。(《黑間之神》電影製作特輯擷圖)

真的嗎?諷刺的是他聲稱︰

"On Dunkirk we weren't shooting for rapid cutting or fast action but to let the action unfold within the shot. You just go with the pacing required to tell that particular story."
Lee Smith 接受 CINEMAEDITOR 雜誌訪問

《鄧寇克大行動》的節奏比過往的路蘭電影,無疑是沒有那麼急促趕忙了,但仍有論者——如在美國多家雜誌論電影談娛樂的 Mike Ryan——表示看得辛苦,一如其文章標題——《'Dunkirk' Is Nonstop Intensity That Will Leave You Physically Exhausted.》。

當然,我也得強調,看得累不累,確實是見仁見智,看當日觀影情緒,也看個人體質,這是很主觀的。雖然如此,我們現在沒有片源在手,無法以片段說明或逐格分析,但也不妨可細想,《鄧寇克大行動》真的有充分地 let the action unfold within the shot 嗎?

一如剛才提到,對比路蘭以往的作品,本片確實「舒緩」了許多,但由於路蘭置於最當眼位置的,是其三線交錯連接的手法,這種方式本質上並沒問題,但執行起來就大可商榷了。

舉例,片中後段眾英國士兵在空船艙中一段,劇情發展到他們必須找「犧牲者」離開船艙減輕重量兼引開敵人,這場戲寫得好,三兩筆就寫出了戰爭引出的人性醜惡,然而路蘭在這段短短的篇幅內(指的是拍攝的 coverage,並非事件實際的時間長短),仍不時要轉去英德空戰場面,還要兼顧那艘救人民船上的故事,緊張是緊張了,卻有礙觀眾思考和感受。同樣可保留三線敘事結構,為何不能先完整呈現這場人性交叉點段落,才再剪去另外兩條故事線?為何必須用單一節奏去敘事呢?結果空戰也被斬得支離破碎,拍攝上也許能夠 let the action unfold within the shot,但組織上卻做不到 let the action unfold between the shots 了。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首席影評人 David Edelstein 撰文《Dunkirk Is a Great War Movie Marred by Christopher Nolan's Usual Tricks》批評︰

"Apart from its philosophical heft, Nolan Time has the benefit of psyching audiences out, keeping them so busy trying to make linear sense of what they're watching that they miss the obviousness of the plotting… What Nolan plus IMAX can do is go big. Spitfire swerving, boat tippings, men dropping to the sand as planes scream by — it doesn't get any better. That first shot of men on a street in a shower of paper on which their deaths are foretold — brilliant. Somewhere inside the mess that is Dunkirk is a terrific linear movie."
David Edelstein

他這個「大」字明顯是諷刺之意了。因此,路蘭賴以成名的敘事技巧不過是雙面刃,譽之者眾,但批評者不是無理取鬧。

路蘭賴以成名的敘事技巧不過是雙面刃,譽之者眾,但批評者不是無理取鬧。(《鄧寇克大行動》電影宣傳照)

試想像︰同樣是高舉所謂「人文精神」(其實不想濫用這個詞,但姑且簡略言之),同樣關乎戰爭歲月,近期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雖然聚焦小人物小故事,不像《鄧寇克大行動》般緊張,但到結尾處的多線敘事仍是段段生死攸關。然而,許導演和剪接師雪美蓮卻不會這秒講周迅考慮要不要硬闖救母,下秒安排永瀨正敏與霍建華攤牌,兩邊來回穿插,因為這肯定會打斷兩段故事各自的情感。

如果各位覺得舉《明月》是不恰當的類比,我接受這批評,但我只想再指出另一事實——Lee Smith 之前也和其他導演合作過,如《007:鬼影帝國》(007: Spectre,2015),這是名副其實的動作片了,同樣早就安排了作大量 IMAX 放映(攝影師同樣是《鄧寇克大行動》的掌鏡者 Hoyte van Hoytema!),同樣是剪接較短促與八九十年代的占士邦不同,為何評論普遍不會認為影片的動作場面混亂、難看呢?

這得歸功導演森文達斯(Sam Mendes)紮實的功力吧。我在上篇文章第七點說,路蘭的實際導演功夫,還未比得上柯朗(Alfonso Cuarón)和朗候活(Ron Howard)等一流導演,正是這個意思。反過來說,如果問路蘭如何可以保持自我風格而又能有所提升?這些導演的作法正是啟示。

五、包裝

《端傳媒》周實微寫的《為何〈Dunkirk〉仍不能讓 Nolan 成為一位電影大師?》一文總結道︰

「他用技巧為『人之常情』作註解,作包裝,瞬間拉近了觀眾與故事的距離,也讓本身稀薄的內核被層層包裹起來。情節想來壯烈,卻也很難逃脫媚俗之嫌。」
周實微

這段話批評甚狠,但如果我們細心檢視《鄧寇克大行動》的情節,確實不無通俗劇的味道。

試拿三線之一的英國小兵來說,如果獨立抽出來看,他的所見所遇無疑頗多離奇、煽情之處。當然,我們或可說不離奇就沒有電影故事,但從避過槍林彈雨逃到海灘、遇上逃命法兵、避過戰機轟炸、扮醫護兵在橋上受襲又沒受傷、上了船被船被擊沉又死不掉、上了岸再遇上另一隊逃亡士兵(那一場戲值得探問的是︰當時是否有那麼多士兵結隊脫伍逃亡,而且可以在海灘上空空曠曠地大搖大擺找空船呢?)、在船艙裏被槍彈掃射無礙、船艙進水沒被淹、被同行者要脅又剛好遇上「意外」避過去、最後又不被着火汽油所燒……我決不敢說這是離奇的巧合——每個在戰爭中能夠保存性命的人都是幸運的。不過,僅以大半小時(107 分鐘的三分之一)去講這個幸運小兵一星期以來的遭遇,會否太過不足?情節雖然壯烈,但其實情緒累積單薄,唯有以感官的 intensity 包裝?

情節雖然壯烈,但其實情緒累積單薄,唯有以感官的 intensity 包裝?(《鄧寇克大行動》電影劇照)

六、評論

因此,若我們說《鄧寇克大行動》是「神作」,實際上到底是什麼意思?筆者上篇文章第五、六、七點,處理的就是筆者最關注的三重點當中的第二、三個問題,此處不再贅述。

路蘭是出色的導演,每有新片上畫,筆者也是想第一時間入戲院觀賞的,但當涉及客觀的評論,就得追問各個細節,在讚賞影片明顯的優點之外,思考各個值得改進的地方。

例如比較少人提到的,是過往路蘭的劇本多與其弟(Jonathan Nolan)合編,這次弟弟沒有執筆,影響有多大呢?這些問題不是吹毛求疵,而是精益求精;追問《鄧寇克大行動》是否「神作」,不是硬要將之扯下神壇,而是找尋評價上最合適的位置。

話說來說,「影評人」的功能到底是什麼呢?

「評論」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卻不能只簡單交代「感想」便算,否則就只是「影話」而已。作為一個觀眾,當然不需要把古今中外的電影都看一遍,也不需要皺眉苦思,喜歡不喜歡,當然都無任歡迎,各自在電影中尋找樂趣,這是光影世界賦予我們的美好,可是作為評論者,卻不能回避這些問題了。

有些評論者專長發掘電影的內涵,有些評論長於分析影片調度上的優劣,有些評論者能從更廣闊的文化角度思索,有些評論者專注做影史爬梳和評價的功夫。一個成功在業界闖蕩的編劇甚至拍過成名作的導演,作為讀者,我們更期望可從他們身上讀到更精闢的分析更深入的討論,畢竟是參與過實戰的,想法理應更成熟更全面;讀「評論」,不正是為了學習更多、思考更多嗎?比不上「大師」,不要緊,但心仰慕之,達不到,仍以此為榜樣,這是創作者對自己應有的要求和期許吧?

一篇囉嗦影話,就此停筆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