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謎梵高.影評】如畫美麗!帶你融入梵高藝術世界!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如畫美麗,用來形容《情謎梵高》絕對再好不過。全片標榜以手繪油畫製作,儼如一齣「油畫動畫」,筆者一路觀賞,大有一種「不知欣賞油畫好,還是欣賞劇情好」之感......一齣電影之「美」,莫若如此!

《情謎梵高》的可貴之處,乃將梵高(Vincent van Gogh)之畫之美很好保留下來,加上配以動畫化製作,還將角色代入許多經典大作之中,整體而言令人目不暇給、大開眼界。

(《情謎梵高》劇照)
+3

梵高之畫之美,相信毋庸多言;其大膽的用色、筆觸、構圖,帶有一種奇特的美感,獨一無二,非常吸睛。電影由125位畫家以65,000幅手繪油畫製作而成,意味全片95分鐘裡平均每秒呈現了10餘幅畫;當中,幾乎每張畫均盡顯梵高神髓,觀賞本片就似看了數萬幅梵高作品,反觀一些製作相對簡單的卡通片竟然都偶見「崩壞」畫面,本片製作之認真實在值得肯定。(本片預告正好讓人初嘗何謂「油畫電影」。)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動畫化」不單沒有矮化梵高藝術,甚至還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好像《星月夜》的漩渦、以及《麥田上的烏鴉》的筆勢,這兩幅梵高大作本來就帶有「動態」,畫中景像不似「定格」而更似「流動」。沒料到,「動畫化」進一步將畫作的「動態」表現出來;對於看過此兩大作、特別是對梵高粉絲來說,相信都會為銀幕上的「重現」讚嘆不已。(以下讓讀者先睹為快兩幅大作。)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1889年
《麥田上的烏鴉》Wheat Field with Crows/1890年

事實上,電影裡還大量「重現」了梵高所畫過的場景。《夜晚的咖啡屋》、《阿耳的卧室》、《夜間咖啡館》等經典作品,自然成為戲中不可或缺的場景了。重要的是,片中角色都完美「嵌入」到相關場景,而觀眾也自自然然會融入到梵高畫筆下的藝術世界裡去;這個奇幻經歷,相信是電影的最大亮點,也是欣賞梵高藝術的一大捷徑。

《阿爾夜間的露天咖啡屋》The Café Terrace on the Place du Forum, Arles, at Night/1888年
《阿耳的卧室》Bedroom in Arles/1888年
《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é/1888年

總的來說,《情謎梵高》是個上佳的「畫作電影化」新嘗試。如果說,梵高開創了現代繪畫風格,則《情謎梵高》亦可望開創出新的「畫作電影化」潮流。假以時日,誰又不想投入到同屬印象主義的莫奈(Monet)的風景、德加(Degas)的芭蕾、雷諾瓦(Renoir)的朦朧美、羅德列加(Toulouse-Lautrec)的聲色犬馬,以至象徵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甚而立體派、洛可可等藝術世界?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情謎梵高》的最大賣點,無疑在於「以畫製戲」。如上所述,這的確是個絕佳藝術體驗,亦為電影的最大成功之處。惟要詬病的是,本片劇情卻未算吸引,故而無可避免地拖低了整體評價。

所謂《情謎梵高》,箇中「謎」字多少透露了本片的懸疑成份:故事講述梵高自殺以後,郵差之子幫他送出最後信件,惟過程中發現梵高之死存有疑點,劇情因而在送信及追訪旅程上展開,並由此側面描寫梵高的性格及心路歷程。

某程度言,相關鋪排適用於很多電影,揭謎地寫人的安排都易引人入勝;可惜,這卻不太適合史實傳記電影。儘管梵高之死充滿戲劇性,時人亦難釐清來龍去脈,不過,多多少少,他的自殺還是蓋棺定論了,並不存在太大的「懸疑」空間,而對梵高粉絲來說,更不存在任何「創作」空間。一早知悉「真相」的觀眾,一邊看難免一邊想:「有啥好查,因為梵高就是自殺!」若果電影竟然予以推翻,觀眾難免會破口大罵違背歷史(除非電影找到新證據)。雖然,這個安排令電影很好地將梵高筆下人物穿插其中,但相對來說,將時間點訂於梵高自殺之前而非自殺之後,而非「為特別而特別」,又會否是個「平凡」但「正路」的選擇?事實上,戲中主角「等到」最後被訪者出場才告「真相大白」,於此等待時間裡的「胡思亂想」便無謂得很、搵戲來做。

再雞蛋裡挑頭骨,初看之時,本片的油畫畫風確跟梵高非常相近,但隨著時間推演,愈會發現筆觸變得細緻起來,角色面容彷彿都似菲林影像倒模過來,沒有了梵高式的粗獷,此一現象在黑白回溯畫面時尤為明顯。或許,這是怕一般觀眾難以習慣印象派的原始筆觸吧?然而,對於熟悉梵高及印象派的觀眾來說,這卻是個未臻完美的敗筆。

電影初時人物筆觸較粗獷,惟到後來尤其黑白回溯時(右),畫風則嫌偏離了梵高風格。(《情謎梵高》劇照)
電影初時人物筆觸較粗獷,惟到後來尤其黑白回溯時(右),畫風則嫌偏離了梵高風格。(《情謎梵高》劇照)

說到底,電影英文名為《Loving Vincent》,就言簡意賅道盡本片主旨:來讓大家愛上梵高吧!梵高一生非常傳奇,他本來就人生如戲,「謎」式處理其實大可不必;盡最大可能貫徹梵高的畫風,亦是將電影重點回歸到向梵高致敬的應有之義——透過電影這個大眾化媒介來讓更多人認識到梵高藝術,豈不足夠地「美」?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