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港劇的同志呈現:從《家變》和《追族》說起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家變》和《追族》之後的八九十年代以至千禧後的近40年,兩大電視台未曾「善用」同志題材拍劇,固然可惜,多多少少卻其實跟香港社會骨子裏頭的保守有關。多年來香港同志族群在社會和父權壓力下如同散沙,跟同時代英美同志的積極爭取應有權益和地位……這段時間香港兩大電視台正視同志題材,未免緣木求魚。
Vincent Ku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中林保怡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大衛接載了一對gay couple,兩人在車上從朋友搞的遊船河派對講到在保守的中資銀行工作環境下,暫時未能共賦同居。(劇集擷圖)

文:Vincent Ku

2016年4月17日晚上23:00,香港的 ViuTV 開台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首播,其中一段戲文是林保怡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大衛接載了一對 gay couple,兩人在車上從朋友搞的遊船河派對,講到在保守的中資銀行工作環境下,暫時未能共賦同居,其中一人愈講愈氣,奪門離去,剩下的一個立刻追上去,不顧身處洪水橋丹桂村,這種依然由傳統宗族祠堂鄉公所的父權社會主宰了很多生活的地方,一把將生氣的一方擁抱入懷。

之後的面書版面和翌日的《蘋果日報》,都對這一幕大加讚賞,大意是香港電視劇集的同志角色,終於從面譜化的框架走出來,同志亦猶如其他數百萬香港人一樣,要面對工作和生活,甚至出櫃與否的壓力,秉筆直書之餘,既無美化,亦無醜化,閑閑的生活化對白,套用《蘋果日報》的說話,就是「喺同志角色方面嘅描寫,ViuTV簡直係大躍進。」

1977年《家變》:「同撈同煲」添上同志色彩

香港的電視劇集,從來不乏同志角色,1977年的長篇劇《家變》裏,洛家長房的幼子洛華(任達華飾),與自小一起長大的好友施政(駱應鈞)有影皆雙──當然他們都是含着銀匙出生的少爺仔,不必像《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要憂柴憂米憂生計──後來施政經歷了一些家庭變故,認識了一個女孩子,頗有「拗直」的意思,洛華目睹後茶飯不思,傷心欲絕,往施公館質問施政:「你唔記得我地應承過大家同撈同煲,唔去識女仔咩?」

《家變》中洛家長房的幼子洛華(任達華飾)。(網上圖片)

在百多集的《家變》,除了洛華的長姐洛幸楠(陳嘉儀)曾經疑惑地以沒頭沒腦式句子問過「華仔,其實你同阿政……」外,而洛華亦只是說「大家姐,我唔想講!」──當時施政已交上女朋友,難怪洛華根本沒有心情回答──形影不離甚至秤不離鉈的關係,在整套《家變》從來沒有人質疑過,包括洛華的嚴父洛輝(白文彪),溺愛縱容他的母親袁興雲(鄧碧雲),都沒有對他們的關係起過疑心。是裝作不知?還是覺得「華仔」年紀還小(中學還未畢業),一切尚未定型?於是 old school的「同撈同煲」四個字,除了原有的難兄難弟意思,出自洛華口中的時候,居然史無前例地添上同志色彩。

《家變》劇照。(網上圖片)

事實上在《家變》裏除了洛華和施政外,還有兩個「有趣」的「邊緣同志」角色,一個是不但跟洛華和施政都有「曖昧」,而且還跟施政母親施李慕容(李香琴)亦有「景轟」的男歌星Eddie(何貴林)──劇情後來安排他在施李慕容的臥室自殺──另一個就是替洛華拍性感照片,並刊登在《清秀雜誌》的阿Sam易少佳(鍾濟琛),當然鏡頭前的照片在今天尺度看來完全沒有問題,但在當時,卻成為了《家變》頭20集的高潮之一,洛家嫡庶兩房衝突的火藥引。

同志間的情感(與情慾)在《家變》裏只不過是支線,與近年的《上癮》、《Looking》、《The L Word》並不相同,但陳韻文的劇本鋪排用心,仔細而且完整,支線亦有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作用,雖然略嫌渲染混亂,但在1977年,不失為一個大膽嘗試。

1977年《追族》:較電影《雙鐲》早了十多年寫女同性戀

《追族》較1991年電影《雙鐲》寫女同性戀,早了十多年。(亞洲電視46周年特刊相片)

同年年底,陳韻文另一個劇本《追族》在麗的電視播出,第一集開場是雍家三少爺雍叔安(王偉)與妻子雍利樂眉(苗嘉麗)的做愛鏡頭,但看得出雍利樂眉在過程中並不享受,甚至心不在焉──劇情後來告訴觀眾,沒多久與丈夫子女一同遇害的雍利樂眉,原來還有個叫菊音(馬敏兒)的女歌星情人,怪不得夫婦行房時反應如此冷淡──《追族》的結構鬆散,是陳韻文劇本的滑鐵盧,雍利樂眉和菊音的支線,遠不及洛華和施政在《家變》裏有起承轉合作用,但從現在角度看,不但不失為當年晚上9點檔期劇集的賣點,而且也較1991年電影《雙鐲》寫女同性戀,早了十多年。

1980s—2010s

《家變》和《追族》之後的八九十年代,以至千禧後的近40年,兩大電視台未曾「善用」同志題材拍劇固然可惜,多多少少卻其實跟香港社會骨子裏頭的保守有關。多年來香港同志族群在社會和父權壓力下如同散沙,跟同時代英美同志的積極爭取應有權益和地位,甚至有些面書還提到今年秋天才上畫,妻夫木聡主演,改編吉田修一小說的《怒り》──日本傳統武士道裏的眾道(男色)文化元素,正是一種心照不宣的承傳──這段時間香港兩大電視台正視同志題材,未免緣木求魚。

《Brideshead Revisited》(故園風雨後)把侍候在牛津萬世師表座下的兩位金童,拍得如詩如畫,至今仍為經典。(網上圖片)

1981年英國 Granada TV 改編了 Evelyn Waugh 原著的《Brideshead Revisited》(故園風雨後)為11集電視劇,把侍候在牛津萬世師表座下的兩位金童,拍得如詩如畫,至今仍為經典;同一年美國長篇劇《Dynasty》(錦繡豪門)裏有石油大亨家族的同志三少爺 Steven Carrington 有性取向疑惑,成為劇集後來多條支線因由。

同一年,無綫電視較為經典的劇集有《流氓皇帝》、《無雙譜》、《楊門女將》、《女黑俠木蘭花》,都是以中國民間流傳的故事和魏力(倪匡)在六十年代原著的連載小說系列改編,與西方電視劇選擇的題材,猶如平行空間。

當英美的同志平權運動如火如荼之際,當地的電視劇集開始注入不同類型的同志角色。九十年代初在NBC播出的律政劇《L.A. Law》第五季,暱稱「C.J.」的女律師 Cara Jean Lamb(Amanda Donohoe)與另一位工作夥伴Abby Perkins(Michele Greene)在一次外出晚餐後深深一吻,在當時頗為嘩然,監製Patricia Green當時便氣定神閒地講過:「為什麼要大驚小怪?在美國,有起碼2,500萬同志,他們各自都有親人、朋友、摯愛,都可能是我們身邊任何一個人──為甚麼會因為這樣一個吻便覺得被冒犯了?──假使廣告商投訴因此有生意和業務的流失,那我只能說,跟這個鏡頭沒有絲毫關係。」

差不多年代的無線劇集,有完全沒有同志元素的《天涯歌女》、《俠客行》、《孖仔孖心肝》,亞視有韋家輝監製講述文革的經典劇集《還看今朝》──大概也是今時今日不會再有電視台選拍的題材。

1999年《Queer as Folk》:講曼徹斯特同志生活的5季劇集

講曼徹斯特同志生活的《Queer as Folk》,劇集空前成功,得到Cowlip Productions買下版權,擴寫為5季劇集。(網上圖片)

其實英美劇集的同志題材也不是一朝一夕俯拾皆是,但明顯與同志平權運動有密切的相輔相成。九十年代中是所謂後愛滋時代,也是西方同志自我警醒、驚覺社會意識重要性的關鍵時刻,電視劇的同志題材不再局限於一兩條支線,整個轉捩點應該數1999年 Red Production Company 為英國Channel 4攝製,講曼徹斯特同志生活的《Queer as Folk》,劇集空前成功,得到 Cowlip Productions 買下版權,擴寫為5季劇集,在2000至2005年在美國Showtime電視台播出。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英版美版的《Queer as Folk》,都不是在 mainstream TV channels 如BBC之類播出。當然,彼時外國電視台比香港多,拿著遙控器撳來撳去,要看的始終有機會看到。

相當時期的無綫劇集,有靈感明顯來自美劇CSI系列的《鑑證實錄II》、《刑事偵緝檔案IV》、江華與向海嵐版本《楊貴妃》──大概沒有人記得1976年無線也有過一套由邵氏男星思維飾演唐明皇,殷巧兒飾演楊玉環的《楊貴妃》──以至外購內地劇集,當年已經做到《康熙微服私訪記III》。這時的無綫劇集,已經是流水作業式生產,整個程式有一定制肘,論創意,早已不及七八十年代黃金時代。

HBO的同志喜劇《Looking》。(網上圖片)

是的,近來的網劇《上癮》也好,HBO的同志喜劇《Looking》也好,播足六季講述女同志的《The L Word》也好,某程度上正是享受前人努力耕耘種下的餘蔭,而教人振奮的《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裏的士車廂同志閑話,且毋須高興得太早,這個只不過是遲來的起跑線而已。

P.S. 其實早在《家變》和《追族》前,1976年還有一齣由甘國亮與鄭少秋主演的單元劇,叫《人間世外》──故事布局如何,不妨在網上找來了解。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