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我城文學界也有「復仇者聯盟」:《他們在島嶼寫作》

撰文:博比
出版:更新:

美國漫畫的超級英雄一一列陣,橫掃環球的電影市場,這邊廂有超人跟蝙蝠俠帶來正義聯盟,那邊廂又有復仇者聯盟上演英雄內戰,接着還有兩派變種人在大銀幕混戰,好不熱鬧。
但這個春天的電影院,不止上演漫畫英雄的傳奇,還有一群文學大作家的傳記。

西西、劉以鬯、瘂弦 文學界的英雄聯盟

看着一部又一部紀錄華人作家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突然發現,這不就是文學界的英雄聯盟嗎?

《我城》的主角是西西,當中又有瘂弦的身影——是《如歌的行板》中的詩人——然後劉以鬯的名字又穿插其中;西西、劉以鬯、也斯三個又構成了香港城市的歷史記錄;瘂弦的訪問中又見《他們在島嶼寫作》首回談過的林海音。一群文人的相知相遇,交織出華人文學歷史的版圖,是活現在電影空間之中的一場文壇盛宴。

瘂弦《如歌的行板》(導演:陳懷恩)

《他們在島嶼寫作》是拍攝一系列文學大師的電影計劃,從畫面記錄下的點滴,可以發現籌備的時間經年。2011 年推出的第一輯主要是台灣作者,今年在香港院線特別放映的第二輯,就連結了港台兩地的文人,傳聞第三輯將會加入日本作家了,視野愈來愈擴展。單一作品可獨立成章,但連結起來看就是以影像編寫文學史了,尤其這一次聚焦的是香港,不論是貧瘠的香港文學環境,或是急速發展的香港城市景觀,都是珍貴的紀錄。

捕捉西西之外 《我城》盡顯陳果風格

陳果拍攝的《我城》最有爭議性。有指他不尊重西西,亦不認識西西的文學創作,不過他確實有自我的拍攝態度。他不按紀錄片的常規,將鏡頭焦點對準受訪者,反而左搖右擺,移來移去,背景有時反成為主要角色,不管是在後巷工作的路人,或是牛棚藝術村的一道牆。

西西《我城》(導演:陳果)

受訪的亦不止於與西西有關的人物,也有尋常百姓——照相的、印刷的,他們的傳統工藝似乎也是導演企圖捕捉的一部分。在訪問中都沒有直接展現這些人跟西西的聯繫,卻在呼應電影更大的命題:他們都是在這個城市生活的人群,又跟電影中西西所代表的本土身份息息相關。

  導演甚至將自己化身在電影中一個角色,他拍攝西西的過程本身也成為了一個故事。

西西愛遊戲,於是陳果也以攝影機跟着她去嬉戲人間,片中可見拍攝的自由度相當大,有時童話,有時現實,有時認真,有時連拍攝者都可進鏡頭內。

劉以鬯《1918》(導演:黃勁輝)

對題材太熟悉 反令《1918》難有新想像

可是《1918》就正正相反。劉以鬯的作品風格在電影中已有知名的記認,那就是來自王家衛的闡釋——《對倒》的文字是《花樣年華》的間場;《2046》主人翁的故事似參照了《酒徒》,因此其紀錄片《1918》同樣佈滿了同類的元素,就失卻驚喜,不見導演對於作者文字有任何嶄新的想像,卻局限在既有的影像風格。

《1918》的導演黃勁輝本身都有編寫劇本的底子,不過面對着他所欣賞的劉以鬯與王家衛,就不能跳出既有的思考框架;反而陳果不熟悉西西的作品,卻可有更跳脫的表現手法,可見有時愈熟悉愈喜愛的題材,未必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不同大師有不同擅長,有詩人、有寫散文的;寫作風格有意識流的,也有以情節打動人心的,就像每個超級英雄各有自己的領域,組合起來就有新鮮的火花。

陳果遇上西西,展現的是創意與活力;瘂弦的詩有了影像,還原了文句本來的電影感。《他們在島嶼寫作》不止讓觀眾認識作家們的文字,也進入了他們的私密生活天地,見證個人的歷史,也寫下集體的演進;在電影界也是一次嶄新的嘗試,至少不同的單元有不同的面向,可見紀錄片也不只得一種拍法,認識一個人物亦不止一個路徑。

由此看到,這幾個島嶼詩篇結集起來,可能還比主流商業的什麼聯盟更要豐富立體哩。

【圖片來源:「他們在島嶼寫作2」官方Facebook專頁】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