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博物館遊】人在上環 與藝術品零距離接觸

撰文:梁展峰
出版:更新:

之前我參觀了一間正在舉辦銀器專題展的私人博物館。西洋古典裝飾造型的英國銀器,陳列在中國傳統家具造型的古董木枱上,銀器與木枱並置,碰撞出一份異國情調。

展品放置在木製家具上,沒有玻璃展示箱,與參觀者少了一重隔膜。(兩依藏Facebook 圖片)

重新連結人與展品的關聯

我喜觀逛這間在上環「古董街」附近,名為「兩依藏」的私人博物館。我可以近距離觀賞二十世紀初至中葉西洋珠寶化妝盒,並親手觸碰那些花梨木和沉香木製的中國古董家俬。現代博物館在知識教化和文物保存原則下,變成了一個個像實驗室般冰冷的白盒子展覧館,玻璃展示箱斷絶了人與物的關聯,觀眾只能「瞻仰」展品。相反,這間博物館的理念,除了展示工藝和設計的歴史和文化,更希望讓觀眾親身接觸這些珍品。

全館的展示區分兩層。一樓以古董中國家具為本,在家具上定期陳列不同展品以作專題展覽,沒有玻璃箱的包圍,我與藏品距離只有0.01公分,可遠觀全貌,可近看細部,更可觸碰個別展品。這份能與展品親近的親和力是公營博物品館不易辦到的。

博物館二樓按年份分區,展示西洋珠寶化妝盒收藏。展廳空間呈回字型,參觀者一直向前,從頭到尾,剛好順時針由左走到右走完展廳一圈,構成時尚風格變遷的藝術故事。

【漫遊香港私人攝影博物館 似去朋友屋企一樣自在】

刻意的配置 古與今的絕妙配對

(作者提供圖片)

這檔期的一樓專題展是英國V&A博物館的銀器精選,包含從十六世紀銀匠到近代的銀器藝術家的製品。

一樓同樣是回型展廳,卻不以時序分區,不同銀器的配對並置,卻區分出不同製作方法,也突出了銀器製作的古今轉變。

古時銀器充滿浮雕裝飾的造型,現代的則着重拓展銀器材質特性而構造了各種特別造型。一個18世紀Pual de Lamerie洛可可風格的熱水壼和當代銀匠David Clarke用古董銀壺加工改裝成的作品《騷動》(2007)被左右並置展出,強調了這個古今之別。

一樓展廳開首是一個中庭空間,中間的展櫃裏是幾件V&A的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收藏系列精品,各式銀器都混合了不同文化圖案,有中東神獸和羅馬神像等,透露了不同時代文化交融的程度,也是這批銀器的特色之一。

其中一對咖啡色小壺,上面繪有中國古代女子,壺蓋邊和壺底有金色材質包圍。此乃James Aldridge在1820年至1921年間把清代乾隆時製的瓷壺嵌上銀底座。這種中西裝飾的結合充滿異國情調,呈現了當時西方上流社會的一種文化時尚。

【在日本逛展覽:超越災劫:廣島、長崎、東松照明】

Paul de Lamerie洛可可風格的熱水壼,1743-1744年(左);非洲銀器師Ndidi Ekubia的花瓶,2012年(右)(兩依藏網站圖片)

一樣的展品 不同的展示策略

展覽末段展示的近代銀器精品,都配以創作草圖和訪問的錄影片段。訪問片段介紹了旅居英國的非洲銀器師Ndidi Ekubia,依然像古代銀匠一錘一錘敲打出銀器的抽象造型和線條,展示出銀器製作過程和創作人的心思。

策展人決定展品的位置,除了按年順序陳列,總會配對不同展品以突出某些內容和觀點。這批銀器精選在V&A的館內,也許較易呈現銀器的古今轉變,但在香港這個博物館展出,文化交融的裝飾和造型特色反而更為突出。可見同樣的展品,以不同的展示策略來展出,可以突出展品的不同內容和重點。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