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日劇評】從《俠飯》看日本文化肌理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俠飯~おとこめし~》(俠飯—男人的美食)是在2016年7月16日(7月15日深夜)起每周六深夜時段播出。
黑社會、大學生或美食的題材在芸芸日劇中看似平常,但這幾個日劇的經典元素在本劇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俠飯》宣傳圖片(網上圖片)

文:王潔瑩 Klavier

男主角是黑社會大佬,每次出場都帶有幾分殺氣。但大佬以其精湛的廚藝征服了觀眾,這個也是本劇的點睛。另一個男主角是百分百的廢青/魯蛇(loser) ,長相不討好的單身男,作為三流大學畢業生求職處處碰壁,令不少年輕觀眾彷彿看到自己的身影(唉)。引人注目的也包括那位小跟班,他每天不同款的花襯衫意外地給本劇帶來了一份生氣(對時尚敏感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這部分)。廢青男主角的幾位性格各異但內心善良的同學,甚至兩位在附近駐守的巡警(!)也是一道道的風景線。《俠飯》的人物大概十隻手指數完,但是鮮明的人物性格和緊湊的劇情使得本劇在短短的十集裏面,集集有高潮,最後以驚人結局為觀眾帶來淚目而華麗謝幕。

廢青的簡陋骯髒的家之後會變為溫馨小居。(劇集截圖)

整理生活空間 公寓也能承載生活

日本人以認真聞名。《俠飯》在這方面也是沒有怠慢。廢青遇上黑社會大佬,是廢青進入積極人生的轉捩點。這個轉變從生活空間開始。廢青原本髒亂的蝸居經過改造,搖身一變成為溫馨精緻的空間:充滿食材的雪櫃和齊全的廚具可以體現生活的豐富,神壇可以體現精神生活的富足,一些生活的小物件(例如可愛的抱枕,在劇中是鯛魚燒形狀的頭套兼抱枕)可以展現生活的情趣。喜歡家居布置的朋友不妨留意劇中的各種細節。

對於日本人來說,公寓只是人生的寄居點。當你成立自己的家庭,住進獨棟房屋,鄭重地掛上自己姓氏的門牌,才稱得上「my home」。熟悉日劇的朋友會發現,居於公寓的往往是幾類人:學生、社會的新鮮人或生活不濟的人。既然是作為寄居點,那麼公寓就被認為只需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即可,要麼簡易,要麼簡陋。廢青男主角的空間就是簡陋而骯髒。但也正正是在大佬強迫之下,將空間從簡陋骯髒變為溫馨小居的對比如此強烈,使人不得不感嘆細節的重要。這是加和減的整理藝術,添加一些生活小物,減去一些廢物,公寓也能承載生活。整理空間,也整理心靈整理人生。

簡單的食材處理,用心的配搭。(劇集截圖)

平和純潔的渾圓稻米 團結大和民族

香港01博評廢柴系日劇《俠飯》 教你輕鬆煮日本家常菜已對「洗米」略有分析。這個極之簡單的程序居然變為一門手藝。不得不補充一點的是,在《俠飯》裏面,米飯佔有相當重的分量,黑社會大佬炮製的料理有超過一半是米飯。

日本人從早餐到宵夜,都常常以米入饌,愛米惜米。日裔人類學家Emiko Ohnuki-Tierney(大貫恵美子) 的著作《Rice as Self》(中譯《米的精神》)就指出,日本人的身分認同和稻米密不可分,「米作為我們的食糧」,「稻田作為我們的地土」的概念根深蒂固。稻米的種植是靠集體勞動進行的,米飯有一種團結大和民族的力量。其他穀物被視為具有正邪的雙重性,但單單稻米被認為是平和純潔。在早期的日本社會,米被用作繳稅和供奉神明。被稱作「日本米」的渾圓的稻米品種被賦予代表着民族的符號意義,用來區分純潔的日本人和肉食暴戾的歐洲人,也區分日本人和中國人(中國人被認為是種植長稻米的)。

改變日常細節 開拓生活想像

承接上面提到的廢青生活的轉變,除了生活細節的改造,食物的改造也很重要。《俠飯》每集的高潮就在於,黑社會大佬如何用極端簡單的(甚至是快要變成廢物的)食材,變成極致的美食。廢青之寶:罐頭,經過簡單的處理也居然變得精緻起來,例如用檸檬加入罐頭魚進行烤焗。劇中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擺盤也不難實現,整齊排列各種顏色的蔬菜,(一冷盤)一湯一菜一飯,就輕鬆營造日系的生活享受。

觀眾想自己親手實現,其實不難,只要看劇就能知道步驟了,而且黑道大佬男主角也會用霸氣外露的聲音同廢青男主角,其實也是同觀眾,逐一解釋。熱愛美食但工作又忙碌的朋友,不妨從《俠飯》偷師,將平凡變為不凡,果腹之餘也用食物增加生活的色彩。

觀眾不難將《俠飯》聯想到《深夜食堂》。黑夜降臨,勞碌的人類在刀疤老闆的小食堂找到心靈與胃腩的慰藉。《深夜食堂》的老闆「教導」了筆者不少簡易又美味的料理。這次《俠飯》的播出,相信也能為不少觀眾帶來靈感:烹調的靈感之外,如何通過改變細節而開拓生活的想像,也許就是《俠飯》裏面最強大的秘密食譜吧。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