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展覽】遇見電影以外的添布頓

撰文:陳淑莊
出版:更新:

添布頓開拍《嘩鬼家族》(Beetlejuice)續集的消息自去年甚囂塵上,有人猜其實電影已經拍好隨時上畫了,但你問任何有可能參與的演員,大家都故弄玄虛說得不清不楚。

添布頓本來就很怪,他創作的電影角色都是面容扭曲、心狠手辣的科學怪人模樣,不過大部分到頭來都是「我很醜但我很溫柔」的善良人物。「添布頓異想世界」由獨立策展人 Jenny He 與添布頓製作公司聯合主辦,香港站的展出則由 TAO Company負責。展覽曾在巴黎、上海、東京、多倫多巡迴展覽,上個月終於來到香港的太古坊,還請來添布頓來主持開幕,設置紀念品店,身為他的粉絲,我自然不會放過親眼目睹他的機會。

添布頓於開幕禮上現身一刻突然全場暗燈,原本以為像他這種大師級的創作人見慣大場面,必然氣定神閒坐懷不亂,不過仔細看,我卻發現他的神情有點徬徨而不知所措,像一個怕生保的小孩面對一大班陌生人而流露羞怯 (似不似他創作的角色?)。典禮祝酒儀式完畢後,他便逃之夭夭了。

添布頓出席《添布頓異想世界》巡迴展-香港站開幕儀式。

添布頓說他希望憑藉展覽啟發小孩繪畫。他的創作靈感無分時空,展覽第一部分是畫展,他隨手拿起什麼便畫,於是新德里的酒店信紙,巴黎咖啡館的餐巾、紐約酒吧的杯墊,畫滿了外星人、怪獸、半人半妖等等,都是他的電影角色雛型。

官方Facebook圖片

添布頓是畫家眾所周知,我卻不知道原來他也愛詩。19世紀美國詩人Clement Clark Moore的詩作《A Visit from St. Nicholas》,後人二次創作成不同版本的《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兒童繪本,偏偏只有添布頓將night變成nightmare拍成《怪誕城之夜》(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今年8月,台灣「時報出版」推出《牡蠣男孩憂鬱之死:提姆・波頓悲慘故事集》(The Melancholy Death of Oyster Boy & Other Stories),這是該書問世20周年紀念版。書中的角色明明很淒慘,例如枯枝男孩愛上火柴女郎全身着火而死,但添布頓配上詭異的詩句,整個畫面又變得很幽默過癮,跟他的電影風格同出一轍。

展覽開幕當天能夠一睹添布頓的風采,當然是個愉快的經驗,不過從展覽內容的角度出發,則稍嫌美中不足。添布頓粉絲當然渴望知道他在電影背後的才華,那些繪畫或詩當然有趣,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經典電影。添布頓隨意繪畫的怪獸和外星人,是怎樣化成電影的角色呢?展覽沒有多提。如果展覽播放電影的making of,也讓人對他的電影更加理解。當然啦,展覽對像我這般的粉絲們另外一個吸引之處,就是添布頓筆下角色的周邊紀念品,大出血幾乎免不了。

然後我跟自己說,添布頓的好在於他從來不迎合大眾口味,我也樂見他繼續怪下去。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