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攝影之旅】零下8度影雪境,要有什麼裝備?

撰文:賴榮昌
出版:更新:

又經歷一次難忘的拍攝旅程,我一直說自己很幸運,有很多機會到處擴闊眼界。
今次為ViuTV到北海道拍攝絕美聖誕CM,在我還未知要拍什麼時心情已興奮起來。因為要在雪地拍攝,一想到雪,腦海就浮現「正呀」二字,那種興奮程度是完全包容整個旅程的苦難。

從未到過雪地拍攝,就算之前搜集很多圖片、地區資料及裝備,在雪地上每一個機位都比圖片中都難很多,但就是因為未感受過那種寒冷,所以極之有新鮮感,如在重力室練界王拳,完全樂在其中。

第一天拍攝就已經零下8度,未天光出發。開始的一天總是最有幹勁,由日藉攝影師松山永一做領隊,「情熱北海道」的丁丁當翻釋,一行七人,到達第一個拍攝地點:「MILD SEVEN」。落車時整個人就像在冰櫃的感覺,加上風,腳趾更加是赤赤的痛,還要經過一段厚雪的路才到達拍攝位置,但,踏在雪地的旅途,真的很爽。

第一站是北海道美瑛的Mild Seven。

在如此低溫下,拍攝就是另一回事(想像長期揸住碌雪冰咗嘅鐵),大家都需要更落力去做,我自問算是穿得最厚身的一個,所以經常對大家說「加油呀」、「畀心機」等字眼,好讓大家振奮一下士氣。雖然明知演員Christy是辛苦,只穿薄薄的服裝,在聖誕樹場景前更需要裸露見腰,實在佩服同時帶上尊敬,而全隊人也是捱着凍去工作,導演也有跟我說:「我都好辛苦,點解你唔關心一下我。」因為她看起來很慘啊,而我們都穿得很厚XD。我比較犯賤,就算凍,卻很享受。

演員Christy是在聖誕樹場景前更需要裸露見腰,實在佩服同時帶上尊敬。
在雪地拍攝,就像長期揸住碌雪冰左嘅鐵。

雖然大家有說有笑,但亦很緊張拍攝出來的畫面。看似很美的雪地,原來寸步難行,只要踏前一步,積雪已深到小腿,在黑岳雪山的樹林裏,積雪更是超過膝蓋位置,踏進去即時變了寒冰腿,需要租用雪鞋(Snow shoes)才能於積雪上行走,再從樹林中佈置道具,然後才能拍攝,幸好同行的車長兼攝影師富有雪地經驗,一直為我們解難。

在黑岳雪山的樹林裏,需要租用雪鞋(Snow shoes)才能於積雪上行走。

在洞爺湖的場景前,一直都是大風雪,因為日照時間很短,本來打算將攝影機包好膠袋繼續拍,但不到一分鐘,整個鏡頭都封滿雪,就算強行將演員拖出去行刑,我想都很難拍到好的畫面。

在尋找另一個位置時,風雪突然又變細了,甚至出現藍天,感謝又一次得到幸運之神眷顧。雖然天氣轉好,可是仍然很冷,亦因為有很多未遇過的問題出現……(很多問題是因為超凍吧),戴着手套也凍彊了,何況演員只是赤手拿着玻璃樽道具,但艱難時刻總是展現人性光輝,話說該場口需要演員將個樽掉入湖中,但PA怕它沖走,拍完cut機即二話不說即衝落湖執起個樽,連手套都來不及除,全都濕透了,冰冷的湖水更完全走進鞋內,為了一件道具,他盡全力了,更展現了一種態度,是我一直應該學習和不斷提醒自己的,但亦都提了他要注重安全。

洞爺湖
PA 為了玻璃樽不被沖走,真的盡全力了。

其他同事亦在未拍攝及拍攝完就即時照顧演員,用大褸為她保暖,留點力。我跟導演的崗位只能全力去照顧好每個畫面,人少,每人都身兼多職(很正常吧,變態),很享受跟大家甘苦與共的感覺,盡全力的工作,然後晚上休息放鬆,一起食餐好的。

辛苦一整天,終於可以食餐好。

我們的車長也是日本的專業攝影師松山永一,今次為我們帶路到他熟識的景點,他平時都是在Kiroro滑雪場當教練及為客人拍攝專業照片,今次我們都拿着各自的器材不斷拍拍拍,一開始他就給我一個很有熱誠的感覺,明明可以留在車上,但還是跟我們一起,每到一個地方都四處影相,還幫我們拍點劇照,好天落雪都是如此,一整隊人一起工作的感覺真好。可能我們是同一範疇的人,交流甚多,他英文雖然不好,但很盡力地講,講唔明就寫,寫唔出就用google translate,已經很足夠溝通,但如果調轉我用日文,他會更慘。

在他面前我的英文好像很好,但不論如何,我們從沒介意過大家的語言水準,這可是最良好的溝通方式吧。

每個鏡頭背後,都是team work

再看一次完成品,每一個鏡頭,都回想起當時拍攝情況,所有工作人員背後的付出,成就了這段宣傳片,短短的文字不能紀錄整個旅程,餘下的就留給我繼續回味,今次真的很享受。

最後亦都要提一提,到外地拍攝一定要守規矩,就算是我們的攝製隊,也在圍欄外的範圍拍攝。如需要用到航拍,先要清楚明白使用上的安全,緊記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

裝備而言,非專業地介紹一下,相信很多未到過雪地都會疑問要穿多少衫。

  上身:基本上不用太多,一件保暖底衫(Heatech),長袖衫,羽絨,最重要是外層防風防水的Jacket,基本上已很足夠。

  褲:就只是一條Blocktech長褲已很保暖,一般零下幾度左右都很足夠,但怕凍時加條虧佬褲都不過分。

  腳掌:這是最凍的,就算着了Boot、羊毛襪、加了暖包,那種寒氣完全把香港腳的腳氣封住,但我已經想不到有更好方法令腳趾更暖,加暖包是唯一方法。

  冷帽:都是「飛越瘋人院」的款式,如貪靚選擇一般運動品牌的所謂冷帽可不要後悔,頸套亦少不了,我經常用頸套包臉,大風時很有用的。

  手套:重要亦都是防風及跣水,因為雪一到手上便融了,跣水物料可容易地掃走身上的雪,尤其入了鞋筒的雪,如用厚毛冷手套就只能等雪變水,然後又濕又冷。我選擇了較薄身但手指能使用觸控螢幕的款式,方便操控攝影機,而內層絨底雖不太暖,但亦足夠應負。

  電子器材:很多人都擔心雪地上器材會「停機」,以今次的經驗,一般零下10度都沒有大問題,只是電量去得比較快,例如一顆電池能用三小時,今次最多只能在室外運作兩小時左右。切記不要在機身上直接貼暖包,因為高熱會對電子器材影響頗大,只要開著本身機器也會發熱,只是電量用得快一點,還是注重要全要緊。

(上述相片由作者提供,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