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教仔學】一場朗誦比賽,讓我看到醜態盡現的父母

撰文:任建峰
出版:更新:
如果大家遇過這些父母,請認住他們。如果你發覺你自己都是這樣的父母,請好好反省。香港小孩的不快樂往往就是建基於這些父母身上。
任建峰
為了讓他嘗試一下在家外失敗的感受,但又不想花太多工夫預備,於是老婆幫阿仔報了一個為六歲或以下小童而設的朗誦/講故事比賽。(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影片截圖)

今個星期,我想重提一件約三年前的事。

當時,我兒子四歲。他是一個好勝的小孩,無論玩什麼都不喜歡輸。為了讓他嘗試一下在家外失敗的感受,但又不想花太多工夫預備,於是老婆幫阿仔報了一個為六歲或以下小童而設的朗誦/講故事比賽。阿仔的「參賽作品」是一首基本上沒有人認識,只有老婆與她的小學同學還記得的一首名為《露珠》的短詩:這首詩是她們小學一年級時校內朗誦比賽用的。

就着兒子用這詩參賽,老婆與兒子做的準備不多。首先,老婆找她的小學同學去確認一下大家對首詩的詞還有幾多記憶。然後,按照她們靠記憶重組回來的詞(但她們有沒有記錯就天知道了,因為我當時曾Google過首詩,但就從來沒有找到),老婆就每天在幫兒子洗澡時「玩玩下」那樣與兒子記詞。至於手勢、動作,老婆主要讓兒子自己提出,然後她再建議一些小改動。

參加比賽 望從失敗中成長

到了比賽那天,因為兒子真的只是「細路仔玩玩下」,我們預了兒子一定不會得獎。所以,我們早已給天生好勝的他心理準備,跟他說只要他覺得好玩就可以,不得獎是不要緊的。到了他朗誦時,他就好像在家中浴室練習時一樣,鬼馬地想一個普通四歲小孩那樣把首詩開心地演繹了。

至於其他幾十位參賽者:

有大概三分一至一半的參賽者都是在唸同一首名為《溫暖的小河》的普通話詩。這群小孩大部分都好像是「跟」着同一名朗誦老師(因為的確有一名疑似老師的人帶着群小孩與其家人)。他們每一個都是很「專業」地用一模一樣的京腔、一模一樣的高低音、一模一樣的表情、一模一樣的手勢去演繹。而他們的父母又是一模一樣地目無表情,好像對他們兒女的表現完全提不起勁。

所謂專業,就是用一模一樣的腔調、一模一樣的手勢去演繹?

有些父母公開地對小孩的表現不滿意,不斷地在小孩面前搖頭、慨嘆。

有些小孩嘗試表演了一些(以六歲以下小孩來說)很複雜的東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要有動作地講出《聖經》內大衛與歌利亞故事的小孩。因為故事又長、動作又多,小孩在表演時愈來愈緊張,開始忘記某些字及動作。在那時,他的家長「彈」了起來,開始用口向兒子細說他忘了的句子及做出他忘了的動作。但或者基於這對父母這樣做時神情緊張、動作誇張,小孩就愈來愈緊張,最終說不完個故事。眼見這個情況,父母就不停地搖頭,呼出了「唉」一聲,小孩見到父母的反應就露出傷心的表情,幾乎哭出來。

【程詩詠:沒有掌聲的小鐵人比賽 背後的大鐵人在幹什麼?】

為了獎項 苦了孩子

最終,阿仔竟然得到亞軍,而得到冠軍與季軍的都同樣地是一些不「專業」、不複雜,很普通但又仍有一點小孩童真的表演。

事後,我們在場地外影相。在那時,我們從兒子的後面看到一位女士大聲地責罵女兒。她指着我們的兒子向女兒大概說:

「看!連那邊那個比妳小的小孩都拿到個亞軍,但妳已六歲,又學了那麼多,就一個獎都拿不到。那麼『冇用』!」

在那一刻,小女孩的淚水就湧了出來。

【黃偉豪:破壞是興建的開始——怪獸家長要讀的一本書】

一個小孩的業餘朗誦比賽,本來以為只是給小孩表達自己為先、勝敗並不重要地「玩下」,讓兒子面對失敗(但我們最終竟然要倒轉教他不要驕傲)。但很明顯,對於不少參賽者的父母,那個根本不是一個讓小孩與自己開心的時刻。除了個別的例外,我見到的是一群把小孩當成能無限複製機械人的父母。我見到為了勝利就把只得幾歲的小孩推到盡的父母。(我當時在想,喂,你們那麼厲害,你們那麼想贏,你們班大人自己去參加比賽爭餐飽吖,笨!)我見到一群小孩未懂性就把他們的自信與自尊打沉的父母。

年幼兒女的自信、快樂、自尊最終是我們父母的責任。(鍾偉德攝)

讓孩子快樂成長 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大家遇過這些父母,請認住他們。如果你發覺你自己都是這樣的父母,請好好反省。香港小孩的不快樂往往就是建基於這些父母身上。請不要對我說是制度迫到你們這樣的,因為年幼兒女的自信、年幼兒女的快樂、年幼兒女的自尊最終是我們父母的責任。如果這些父母上班時因為做某些無關痛癢的事後被老闆強烈譴責,他們會否同情老闆而說「這不是老闆的錯,是社會的錯」?

至於為何大家不能只說是制度的錯而說到好像父母沒有責任,我下回再討論。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或團體,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