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上場.來稿】增自資學士學位資助,無助青年向上流動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顏汶羽

新一屆政府上場便建議為合資格升讀大學的學生提供每年三萬元的資助,讓他們修讀自資學士學位。當然,這為青年人減輕了經濟壓力,亦增加了他們多一個選擇。從經濟誘因中,提升了他們選擇自資學士學位的機會。

可是,我們要從青年人角度去思考如何選擇課程的問題。絕大部分的合資格升讀大學的青年,他們當然會選擇資助學士課程,一來學費較平宜,二來認受性較高,當中後者是絕大原因。若青年未能升讀資助學士課程,他們有數個選擇:修讀自資學士學課、修讀副學士、職業導向的高級文憑課程、重讀一年、到職場工作等等。當中,最多青年會選擇修讀副學士,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期望能再次升讀資助學士學位。

背後的原因很簡單,資助學士畢業生、自資學士畢業生及副學士畢業生的實際能力差距不太大,而且修讀的課程內容水平亦不會分別太大。但在職場上,因僱主只能在很短的面試時間及從履歷表上決定聘用那位求職者,在眾多求職者中,那間大學的學位成為了僱主最常用辨認求職者能力的第一關卡。故此,青年人排除萬難也要到資助學士學位修讀。

因此,政府資助自資學士學位的學費是減輕青年的經濟壓力,而未有深入地解決香港各種學位的類型太接近、定位及分工不清晰的老問題。不論自資學士學位、副學士學位或是資助大學學位的課程大都是商科、人文學科、科學工程為主導,太接近的人才培訓令職場上初出現的青年求職者能力太接近,替代性太強,令薪酬持續偏低。

筆者期望政府盡快展開副學士學位的檢討,並擴大範圍至職業導向的文憑及高級文憑課程、自資學士學位的分工、定位及角色,如人文藝術、歷史、職業導向課程應如何與這些課程掛鈎等。

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副學士的誕生是因為當年青年失業率持續高企,但今天的青年失業率已回落至合理的水平。只有做好課程的分工,才可令青年人接受的培訓多元化,才可產出多元化的產業,人盡其用,減低同質性,薪酬自然會上升,青年向上流的困局才能得到舒緩。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