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博評】當人人強調「真正的分享」,商業機構成贏家?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分享和共享,是近年跟網絡科技密切相關的流行用語。在社會上,我們有各種以共享經濟為名出現的服務及商業活動,在個人日常生活的層次,「些牙」是社交媒體上最重要的行為。我們活在一個儼然是「我share故我在」的世界。

不過,當大家都以「分享」作為包裝工具時,社會上又會出現一些批評,例如指共享經濟其實並不涉及真正的分享。前陣子,一些論者就指出,香港的共享單車服務根本不涉及閒置資源的運用,它就是單車租借服務而已。而就算是如Uber等涉及閒置資源的服務,在外國也被不少論者批評為只是以共享作幌子,本質上也是為資本家服務的一盤生意。

但在批評共享經濟之餘,退一步想,為甚麼分享或共享對今天的社會文化看來那麼重要?

一些論者就指出,香港的共享單車服務根本不涉及閒置資源的運用,它就是單車租借服務而已。(資料圖片)

以色列學者Nicholas John於去年出版了《The Age of Sharing》一書,以今天社會經常談論分享和共享為出發點,回頭看人們對英文share/sharing一字的運用,在歷史上如何演變,在這個基礎上再看今天人們如何挪用sharing一詞,饒有趣味。

Nicholas John指出,sharing一字的原意,主要跟分割和分配有關,例如英文裏犁頭叫ploughshare,純粹是因為它可以切割土地。但到了19世紀,sharing開始被用來代表「共同擁有」的意思。到20世紀,sharing的使用愈來愈跟人際關係掛鈎,以至成為理想親密關係的重要原素。分享不單是一件好事,它甚至近乎於一種道德指令:我們應該跟別人分享,拒絕分享是自私的行為和缺乏同理心的表現。

雖然這個理想化的分享概念在20世紀中已存在,互聯網並不是一開始就強調分享的。回到90年代,分享跟網絡科技不多被相提並論,就算是Facebook最早期的網站主頁,都找不到sharing一字。根據Nicholas John的分析,Facebook在公開論述中以「sharing」作為重心概念,始於2006年下半年。這明顯跟Facebook的商業化有關。當Facebook正式面向公眾,成為一種志在賺錢的工具時,它需要確立一套論述來吸引廣大用戶,並且令用戶多進行一些能讓它賺錢的行為。

(視覺中國)

眾所周知,Facebook 最主要的賺錢方法就是透過分析跟用戶相關的龐大數據,得知用戶個人特徵,然後向他們推送個人化的廣告。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用戶多在網站上跟別人談論自己的生活和興趣。有一些Facebook功能很大程度上就是為鼓勵用戶多談個人生活而發展出來的。例如近年愈來愈多市民用Facebook來發布新聞資訊和討論時事,對Facebook而言就產生了一個難題,因為它較難從人們如何談論社會事務連繫到他們的消費行為。在這背景下,Facebook推出「回憶」功能,自動提醒用戶他們在Facebook上的「當年今日」。在一定程度上,這功能的作用就在於促使用戶討論較個人的和日常生活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看,社交媒體挪用「sharing」,除了因為它在特定歷史和文化場景中具備的意義之外,背後更基本的還有政治經濟的因素。不過,Nicholas John並不是想進行單純的政治經濟批判。如文章前面提到,在公共領域中,批評商界挪用「分享」一詞的聲音,在外國已有不少。對Nicholas John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當今社會上那些批判商業機構如何挪用「sharing」一字的人,他們對該字的理解和想像其實跟商業機構是一樣的:商業機構挪用「sharing」,是因為該字指向一種正面的、平等的、不自私的,甚至是親密的關係,而批評者也正是因為先把「sharing」理解成正面的、平等的、不自私的,才會指出商業機構所指的「sharing」不是「真正的分享」。

Nicholas John要批判的對象,並不只是政治經濟利益,同時也包括(過份)強調分享的文化。在結論一章中,作者說,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是「sharing」一字在今天的社會中,包含了公共領域的擴張以及私人領域的萎縮,這發展由以營利為目標的數碼媒體機構主導。亦即是說,由於社會對「sharing」的正面想像和理解,人們愈來愈重視分享。良好和深厚的人際關係被視為需要建基於人們對自我的認知、對別人的自我的認知,以及把這些認知互相傳送的溝通。於是,「自我」比以往變得沒有那麼私密化。商業機構的運作和論述正在強化這種趨勢,而純粹批評商業機構沒有做到真正的分享,其實也在強化這種趨勢。

談論分享如何對人構成壓力,以及自我的去私密化有甚麼問題,超越了那本書的範圍,更超越這篇文章的範圍。無論如何,《The Age of Sharing》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不停地強調分享一切,真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嗎?

 

(作者按:本文部份取自作者將於2017年8月號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刊登的一篇深度書評(http://www.cuhk.edu.hk/ics/21c/zh/issues/y17y19.html)。作者得《二十一世紀》編輯部同意,使用該文章中的材料。)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