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性別差異並非薪酬差別的主因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顏汶羽(青年民建聯主席)

近日,統計處整理過去10年的收入數字統計,並指過去10年期間,男女的每月入息中位數差距持續擴闊,由2006年的2,200元增加至2016年的4,000元。筆者深信香港的勞工市場,單純因為性別而造成的薪酬不同的因素是很少的。這是因為香港的勞工市場是完全開放,市場的訊息流動亦十分暢通。若只因性別而有薪酬不公的情況時,勞工會另覓工作,以致剝削被消失。筆者認為男女的薪酬不同主因是男女的勞動參與率、教育程度、職業的分佈、工時有不同而綜合形成的。

男女勞動參與率方面,長期以來,男性的勞動參與率比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高。除着遲婚的風氣及教育程度的提升,年輕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亦有所提高。其次,以總人口的角度來看,女性的人口增長比男性高5%,特別是45至64歲的組群,女性的增幅是32%,男性的只有17%。當勞動人口及勞動參與率越高,即勞工供應有所增加,當職位空缺不變時,薪酬自然會下降。但因為女性的選擇的工種比男性少,故其薪酬的跌幅會上升是自然不過的事。

教育程度方面,隨着普及教育的發展,男女性的教育程度均有提升,特別是女性的教育程度更是明顯的。但以35至44歲的組群來看,女性接受專上教育或以上的有39%,但男性卻有46%。這種教育程度的差距是顯著巨大的,筆者認為這更是男女薪酬不同的最主要原因。

香港的男女收入不同主要源自於勞動參與率、教育程度、職業的分佈、工時的不同,而非性別的不同。(視覺中國)

職業的分佈方面,從統計數字來看,女性較男性更多任職文書支援人員或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男性較女性更多任職工藝及有關人員、機台及機器操作員及裝配員或者其他職業。近年,香港對後者的需求大增,亦令薪酬有明顯上升,故職業的分佈亦造成了男女薪酬不同的另一原因。

工時方面,男與女性勞工很多時在工時方面也有明顯差別,特別是婚後的女性勞工,部分女性勞工會以兼職工形式工作,從而照顧家中子女。其次,產假亦會影響了女性勞工的收入,這時工時的不同亦影響了男女勞工的收入不同。而這亦沒有在今次統計處報告中列明。

綜觀而言,筆者認為香港的男女收入不同主要源自於勞動參與率、教育程度、職業的分佈、工時的不同,而非性別的不同。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