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從來都是廢

撰文:鍾劍華
出版:更新:
年輕時,成年人說你們廢。你們會耿耿於懷,大惑不解。但沒有所謂,人不會永遠年輕,到不再年輕時,你們便可以大詞炎炎,指斥新一代的年輕人有多廢。在這個廢青的世代交替遊戲中,成年人永遠是贏家。
鍾劍華

大學畢業之後,從事了接近 5 年青少年服務,之後在大學混了超過20年,差不多天天都有機會跟年輕人接觸,自己家裏也有3個年輕人,而最重要的是筆者「自己曾經年輕過」 (這句話是不是似曾相識),因此我認為最有資格評論香港的年輕一代。

結論也十分簡單,而且清楚易明:青年從來都是廢。

大家不都是喜歡以這樣高度概括化的觀念來理解問題嗎?大家也不都是喜歡以類別化的觀念來把別人分門別類嗎?順應這種永恆不變的潮流,重申我的結論一次:青年從來都是廢。

「一代不如一代」這句話 我聽過 也說過

還記得剛入大學那一年,滿懷高興的去了為大學新鮮人搞的迎新營,心裏想:現在衰衰地已經算是個天子門生了,要有志氣、要肯担當、要有所作為、要敢於挑戰權威。學長也不時說:年輕人要有理想、要有承擔、要「放認關爭1」、要肩負知識分子的社會使命。還記得大學舍堂由頂層垂下來的兩片巨大條幅,大字寫着明代東林黨領袖顧憲成的教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好受鼓舞啊!頭頂那一個光環,忽然間耀眼得令自己也感到難為情。

殊不知,到了迎新營的最後一晚,學長與一眾組員交心話別之際,以充滿深情及比大家世故的眼神及不無慨嘆的語調說了一句:「現在的大學生,一代不如一代」!

這一句話,困擾了自己好一段時間。學長只是早一年才入學,已經有這樣的慨嘆了。心想:難道我們真的是這麼廢?這句話造成打擊一直揮之不去,直至自己升上了二年級。那一年,參與迎新營做了學長,面對一群大學新鮮人。到了最後一晚,我以充滿深情及比大家世故的眼神及不無慨嘆的語調說了一句:「現在的大學生,一代不如一代」!

從此以後,再沒有之前一年感到的困擾了。我知道,有個別學弟學妹也因為我這句話而困擾了一段日子,直至他們升上二年級,成為學兄學姊。

「廢青」 只是「一代不如一代」的進化版

隨着大專教育普及化至大部份青年人,「現在的大學生,一代不如一代」這句話演變得更具概括性:「今天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再到了近幾年,世代之爭日趨激烈,這句話再進一步演變成為一個更精確,更精簡,也具更高概括性的說法和觀念,叫做「廢青」。 

與朋友聚會,他們會問:「在大學教書真不容易,現在這麼多學額。你的學生,是否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其他人都笑了。也不需要答了。提出的不是個真的問題,而已經是成年人們心中的答案,是對所有年青人都合用的結論。 

成年人 vs 年輕人 年輕人永遠是輸家

各位年輕讀者,請你們不要懷疑,不要抗拒,也不要意圖爭辯。命中注定,你們都只能是「廢青」。每一代的年輕人,都要經歷一段「廢青」歲月,直至你們升級成為「成年人」。這是個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掌握了話語權。成年人會充滿大度地告訴你:「未來是屬於你們年輕一代的,大家繼續努力」。這話背後的潛臺詞卻是:「今天掌握在我們成年人手中,你們只能認命」。

說年輕人廢大條道理:你們投胎太遲,你食米不及成年人食鹽多。所以你們俾人食硬。

否定年輕人的訴求實在太容易了,只需要一句萬能Key:「你們還年輕……」
駁斥年輕人的道理不需要很有道理,只消一句:「你憑什麼這樣說,多讀點書才來跟我講!」
漠視年輕人的願望更是易如反掌:「我都曾經年輕過,以前也跟大家一樣充滿激情」!(這句話又是不是熟口熟面?政務司長一個人已經講過幾多次了?)  

總之一句講哂:字,你們輸;公?也是你們輸。

年青人會說:年青人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沒有包袱,敢作敢為。
成年人卻說:年青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年輕,沒有經驗,胡作非為。
年輕是原罪,都是年青人的錯。

年輕時,成年人說你們廢。你們會耿耿於懷,大惑不解。但沒有所謂,人不會永遠年輕,到不再年輕時,你們便可以大詞炎炎,指斥新一代的年輕人有多廢。在這個廢青的世代交替遊戲中,成年人永遠是贏家。

只要你們不是「廢到成年仍是廢」,你就有權高呼:「青年從來都是廢」。

年輕人,廢是歷程,廢是必然,廢是命中注定,廢是永不止息。

慨嘆年輕人的不濟,是成年人的最大安慰。

所以這個結論永遠合用:「青年從來都是廢」。

【註1】「放認關爭」,是以前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口號的簡稱,意思是「放眼世界、認識祖國、關心社會、爭取權益」。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