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時代曲】《皇后大道東》預言書

撰文:撒拉夫
出版:更新:
當年的TVB,還會有這種創意,這種膽量。(《皇后大道東》MV截圖)

香港樂壇有過談政治的流行曲嗎?有,「六四」前後不乏佳作,但在流行樂壇泛起的漣漪,微不足道。真正唱到街知巷聞的一首,羅大佑與蔣志光的《皇后大道東》,無出其右。

「有個貴族朋友在硬幣背後」、「每次買賣隨我到處去奔走

香港人回歸前對「事頭婆」沒太大感覺,一些人到現在倒是愈發懷緬。倘若在茶記找續時,收銀阿姐給你一枚「事頭婆」硬幣,或會喜出望外;錢包裏一個洋紫荊一個英女皇的同值硬幣,把哪個投進汽水機,或仍有幾秒掙扎與遲疑。

「這個漂亮朋友面善又友善,因此批准馬匹一周跑兩天」

八十年代前途談判,北大人一句「馬照跑舞照跳」,嘗試安撫港人的脆弱心靈。我們也曾經以為,只要跑馬地與沙田的馬仔繼續無間斷填補馬迷的空虛,一切都會依舊。如今看來,我們都天真得可以。

「但是旺角可能要換換名字」

從前我們真心相信,太子道、公主道、英皇道、伊利沙伯醫院、菲臘牙科醫院,回歸後會被「人民東路」、「解放北路」、「鄧小平第一醫院」取代;19年過去,這些街道地標健在,然而變化得最厲害的,卻是一些看不見卻最核心的東西。

不足四分鐘的樂曲,道出港人對英殖最後歲月的依戀,對主權移交的茫然與不安。更精彩的還有那隻勁歌金曲MV:羅蔣二人穿上傳統「表叔」裝束,架上「許家屯式」墨鏡,舞者齊跳「忠字舞」,還有最後「領導人式」拍掌姿勢與群眾簇擁;是誇張、是嘲諷、是不屑,真正蘊含的,是港人對北方來客的絲絲恐懼。

是的,當年的TVB,還會有這種創意,這種膽量。

新華社香港分社舊址於皇后大道東,是當年不少香港人遊行集會的地點之一。圖為香港記者席揚於1994年,在北京被裁定竊取國家機密而被判入獄後,有政黨及市民到新華社香港分社抗議。(Getty Images)

皇后大道原本是沒分「東中西」,後來不斷伸延,發展成今天的三段。「皇后」是錯譯,這個Queen是指維多利亞女皇,翻譯的師爺會錯意,之後將錯就錯,社會也沒太大異議(正如每年溫布頓網球賽前舉行的Queen's Club Championships,不少港媒也通稱為「皇后會盃」)。

遊行常客對皇后大道東有特別的情意結。在跑馬地黃泥涌道交界的東面盡頭,是新華社香港分社舊址。港英年代,這兒的真身是港澳工委,是中共在香港的最高代表,是港人向北京反映訴求的象徵地標。1989年5月20日,八號風球高懸,幾萬人冒着狂風暴雨,聚集在大道東的柏油路上,高呼打倒鄧李楊,雨水淚水在各人臉上交纏,不少人的生命,從此改變。

往後十多年,已數不清在大道東的盡頭,遺下多少腳毛。大樓那數百隻窗戶,大部分都拉下帷簾,每次遊行集會,卻總有人走近窗前,撥開一扇縫隙,居高臨下俯瞰,有人不消數秒便把簾幕放下深怕被發現,有人卻光明正大把窗簾完全打開,群眾看見時或喝倒采,亦會有人揮手示好甚至拍掌,彷彿是向那站在窗前,一直活在封閉國度的某君善意回應:這就是文明,這就是在你們國土裏不曾看見的景象。

「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

這兒卻曾有過一座跟皇宮一樣只可遠觀,神秘莫測之物。詞人林夕所指為何,對號入座,呼之欲出。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