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問露宿心】一個擁抱 為無家者注入希冀

撰文:曾醒祥
出版:更新:
同學與一名被白粉毒癮綑綁多年的叔叔傾談,沒想到這幼嫩的小伙子,最後竟會給叔叔一個有力的擁抱……
曾醒祥
(李孫彤攝)

在撕裂的時代,一個擁抱的確無助改變困局,但至少為某些人注入一點點希冀。您願意擁抱無家者嗎?

這晚,我帶著幾個社工學生,到深水埗探訪無家者,行動前我如常用「凹罐頭」的比喻作開端:

「你平日願意購買撞凹了的罐頭嗎?」

同學們儘可能與無家者傾談,,讓「分享」達致雙向互動。

一般人只會買完好罐頭,對凹罐頭避之則吉。其實罐頭撞凹了,不等如過期變壞,從凹罐頭或完好罐頭倒出來的食物,放上碟,並無差異。

無家者就是社會上的凹罐頭,他們的外型並不討好,甚至有點嚇人:也許頭髮黏黏的,也許衣服破爛,也許穿著的鞋不合尺碼(因為拾回來),甚或身體有皮膚病或一陣異味……但不等如他們就要被唾棄、被邊緣、被人道毁滅;他們都擁有跟您和我同等的價值,都應擁有作為人的基本生存權利。「凹痕」,只是他們人生中的部分印記;一日未「過期」,仍可活出理想,活出尊嚴。

我要求同學以「平等」的態度對待無家者,然而一些詞語表面看似簡單易明,討論起來卻各有不同解讀──「平等」面前,一百人就有一百條不同的界線。

同學們又應我要求,不純粹派物資「散貨」,盡可能與無家者傾談。是關心也好,是了解也好,讓「分享」達致雙向互動。其中一幕,同學與一名被白粉毒癮綑綁多年的叔叔傾談,沒想到這幼嫩的小伙子,最後竟會給叔叔一個有力的擁抱……

這已不關乎什麼社工訓練,而是同學在展現對無家者有幾多同理心。

一個擁抱 勝過千言萬語

腦海忽然閃出啟蒙恩師的分享:吸毒的人,心靈最孤獨,與其開口閉口也是一些「阿媽係女人」式的說教,倒不如以一個擁抱,讓他們感受仍有人關愛,這個接納的動作勝過千言萬語。

恩師是過來人,迷途時也是被一名社工不離不棄打動,決心戒毒,及後幾經轉折,終當上外展社工。他深明吸毒者那種「想戒又戒唔甩」的自責,於是經常在街頭主動擁抱被毒品困擾的人……這天,同學受感動,竟也擁抱了無家者。

這名同學沒有特別鼓勵其他人照做,我也沒有為他的擁抱表達任何意見。但明顯的,其他同學接著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有些人繼續發揮「抱抱Therapy」,有些人捉緊伯伯雙手低頭祈禱,有些人脫下自己外套給叔叔披著,有些人明明已很累,仍替叔叔張羅一瓶熱水……總之,這已不關乎什麼社工訓練,而是同學在展現對無家者有幾多同理心。

生命影響生命,看似艱難,其實也就是一個動作影響另一個動作這般簡單。
這已不關乎什麼社工訓練,而是同學在展現對無家者有幾多同理心。

不要以為每次接觸無家者都一定是溫馨片段:我遇過一些參與者,隔著好幾丈遠與無家者說話;遇過一位太太罵我與無家者「攬頭攬頸」,令她感到不安;遇過一位老師分享完物資後,即場在無家者面前以濕紙巾抹手……這些人都認為,自己願意關顧無家者,已是「很平等」。我不是要比較高低,只是想指出,「平等」是普世價值,話知你富裕貧窮、泛民建制、黃絲藍絲等等,口裏均不會否定,但實踐起來就大有程度之分。

謝謝同學的身教實踐,他們這晚對無家朋友真誠的擁抱、牽手或祈禱,就是「行公義.好憐憫」的最好示範。

分享的重點從來不是物資援助,而是眼裏到底有幾重視這班被社會「看不見」的一家人。

【編按:部分相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