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藥風波】緣盡奧運的運動員 也可能是受害者

撰文:運動公社
出版:更新:
我們應當問,所謂違反禁藥條例的運動員到底犯上了什麼錯?如果服用禁藥計劃由國家機器發動,國家體制內的運動員,真的能自主決定是否服用禁藥和違反相關的條例嗎?安排他們服用的藥物名稱甚或成分,他們又是否知情?他們有多少能力可以擺脫這個體系呢?
李峻嶸@運動公社
如果服用禁藥計劃由國家機器發動,國家體制內的運動員真的能自主決定是否服用禁藥和違反相關的條例呢?(Getty Images)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班中有同學搗蛋,自己沒有參與其中,但老師卻決定全班一同受罰。如果有這樣的經歷,那一刻你有何感受?是否心生不忿,因為「我沒有犯錯,為何我要被罰?」

運動員服藥身不由己  全體停賽不合理

我們在現代社會接受不了古時的連坐法、誅九族,其原因不難理解。當西方輿論因應世界反禁藥組織的獨立調查報告,以俄羅斯顯然動用國家機器支持運動員的禁藥計劃為由,要求禁止所有的俄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確實令人十分意外。

隨着前蘇聯解體體制崩潰,即使今天普京努力使俄國走回昔日的強權道路,我們也不可能相信所有俄籍運動員都獲國家機器的違規協助,尤其是在商業化或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運動項目(例如網球)。這些一年沒有多少時間在俄國生活、大概生活自給自足(沒有拿國家資助)的運動員也要受罰的話,實在難以稱得上是合理。

就此事看來,我們應當問,所謂違反禁藥條例的運動員到底犯上了什麼錯?如果服用禁藥計劃由國家機器發動,國家體制內的運動員,真的能自主決定是否服用禁藥和違反相關的條例嗎?安排他們服用的藥物名稱甚或成分,他們又是否知情?他們有多少能力可以擺脫這個體系呢?

20 多年前,中國田徑隊馬家軍,控訴教練馬俊仁逼迫他們服食大量禁藥。(Getty Images )

奧運選手代價更高 禍首屬背後操控人士

即使國際體壇的原則,每名運動員要為自己身體所攝取的東西負責,但當運動員本身僅僅是團隊裏的一小顆螺絲釘時,要他們負上主要責任,不就是假設他們是存心違規了嗎?更甚的是,如果職業足球員覺得自己所效力的球會,在禁藥問題上有可疑,理論上他還是可轉投其他球會,但運動員要在奧運時轉換國籍、代表另一個國家參賽,卻是極度困難的事。簡單說來,服用禁藥的奧運選手,他們所承受的代價可能更高,而他們或許是身不由己的受害者而已——情況一如 20 多年前中國田徑隊馬家軍,控訴教練馬俊仁逼迫他們服食大量禁藥一樣,藥物使他們的身體和聲音飽受摧殘。

讀者或者會問:運動員本人是否受害者,又真的重要嗎?有人可能說,他們都是服用禁藥,所以相對對手享有「不公平優勢」。這種說法或許沒有錯,但只有弄清楚運動員是否受害人,促使有關當局集中火力打擊真正的罪魁禍首。因為在很多案例裏,禍首往往不是運動員,而是可以操控選手命運的人。當然,到底服用禁藥又是不是值得動用龐大的資源去打擊,又另當別論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