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申辦同志運動會 為香港建立同志友善形象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體育盛事最能促進參賽國家的社會凝聚力,我們要把握社會現在普遍支持深化培育運動員的熱情,鼓勵全城參與和欣賞體育運動,普及體育文化……在香港舉辦同志運動會,目的不單是提升社會對體育運動的志趣,更是要突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對新思潮高瞻遠矚。
戚本乙
體育盛事最能促進參賽國家的社會凝聚力。(Getty Images)

文:戚本乙(香港申辦同志運動會組織聯席主席)

在剛結束的里約奧運,香港市民除了學曉了「洪荒之力」這個潮語以外,相信大家對不少運動員故事深受感動,包括菲比斯(Michael Phelps)、史高寧(Joseph Schooling)、林丹、李宗偉、李慧詩、保特(Usain Bolt)……

其實除了這些感動人心的運動員外,里約奧運亦有多名同志運動員參加,令觀眾更體驗到奧運應當宣揚的體育精神和人人平等的信息。

美國網站擅自幫人「出櫃」 反映同志所受壓力

當然,里約奧運並非沒有污點。就同性社群來說,美國新聞網站《The Daily Beast》竟有記者以同志愛用的約會手機程式 Grindr「釣」出選手,還公布國籍、名次等足以辨識數位選手身分的資訊,擅自幫他人「出櫃」,侵犯隱私。

這名記者的心態,正正反映了某些大眾對運動員和同性戀者的看法——運動是剛強的,只容許陽剛的男人和女人參與;男同性戀者一定要柔弱,女同性戀者一定很強。因為有這些看法,那名記者的報道才有「市場」。

美國新聞網站《The Daily Beast》刊出同志運動員的報道後,引起廣泛評擊,及後收回報道並刊登道歉聲明。(The Daily Beast 網頁截圖)

其實,運動界一直不乏同志參與,但他們所受的壓力,一直都不足為外人道。儘管如此,歷史上有很多人為同志運動員發聲,甚至推動社會打破成見,以運動支持宣揚平等。其中就有一個傳奇——華德爾(Tom Waddell)及他創立的同志運動會(Gay Games)。

十項全能運動員 推動改變世界的盛事

1968 年,當同性戀這個議題在已算比較開明的美國仍然是一個禁忌的時候,一個未出櫃的十項全能同志運動員參與了墨西哥城奧運會,他就是華德爾。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除了是一位參與奧運會的同志運動員,亦是一位醫生,當過兵。並為平權活動,晚年和女同性戀者 Sara Lewinstein 結婚生下女兒。

退役之後,他在三藩市參與一個同志保齡球組織,發覺運動與推廣人人平等的信念非常吻合,於是便與朋友發起首屆同志運動會,望以有組織的國際運動和文化活動,發揚包容和參與的精神,以及把個人最好的追求帶入運動中。

排除萬難和經歷散盡家財的官司後,華德爾成功於 1982 年在三藩市舉行第一屆同志運動會。當年共有 1,350 名國際健兒參與,在 12 項不同運動上互相競技較量。

排除萬難和經歷散盡家財的官司後,華德爾成功於 1982 年在三藩市舉行第一屆同志運動會。(Federation of Gay Games)

之後,同志運動會每 4 年於世界各地不同城市舉行,培養和加強全球同性戀男女的自尊,以及獲得非同性戀世界人們的尊重和理解。從此,同志運動會有了一個口號:改變世界的一場盛事(the Games that change the world)。

雖然華德爾於 1980 年代愛滋病疫潮中得了病,但他秉承創辦同志運動會的精神,堅持參與 1986 年的運動會,並在標槍項目取得金牌。很可惜,翌年華德爾在各方緬懷下與世長辭,留下遺句:

「這應該很有趣罷。」(Well, this should be interesting.)
華德爾

同志議題外,華德爾希望藉由同志運動會戰勝性別歧視、老年人歧視和種族歧視等等。同志運動會目標與奧運會及殘奧會一脈相成,同是為推動一個更和諧和公平的社會,讓大眾近距離和同志及不同國籍、不同身體能力的健兒一起作賽。

同志運動會會邀請社區參與後勤工作和康樂文娛健身等項目,讓男女老幼、傷健人士、同性戀、異性戀、跨性別等社會各階層共融合作,突破固有界限,近距離交往接觸,糾正互相的一些謬誤見解,實踐「平等與共融」的正面價值觀。

同志運動會讓男女老幼、傷健人士、同性戀、異性戀、跨性別等社會各階層共融合作,實踐「平等與共融」的正面價值觀。圖為 2014 年克利夫蘭同志運動會開幕盛況。(Federation of Gay Games)

里約奧運不乏同志健兒 爭勝之餘活出真我

以至今天,同志運動會已經舉辦了 34 年。我們樂見世界上有更多人真正明白運動背後的精神。以今屆奧運為例,更多同志健兒在全力爭勝之餘,更驕傲地活出自己。

其中,奧運女義工 Marjorie Enya 以黃絲帶繫蝴蝶結作戒指,向女友巴西隊選手 Isadora Cerullo 求婚。英國同志田徑選手保士維(Tom Bosworth)在海邊向男友浪漫求婚;首對已婚的同性戀伴侶英國女子曲棍球隊的凱特和海倫(Kate and Helen Richardson-Walsh)一起參賽。

奧運女義工 Marjorie Enya 以黃絲帶繫蝴蝶結作戒指,向女友巴西隊選手 Isadora Cerullo 求婚。(Getty Images)

廣告方面,香港人非常喜愛的運動品牌 Nike,亦找來美國男子國家代表隊的 Chris Mosier 擔任代言人,以問答方式,說出跨性別選手所面臨的層層障礙,以及外在環境所施加的壓力,一句「I didn't」背後所忍受的批評,可想而知。

他們無畏無懼、勇敢地告訴世界:運動員世界中有同志,但我們與所有其他運動員一樣,一直以更佳的成績、更好的自己為目標。更重要的是,我們亦與所有人一樣,以最真誠的心,愛我們身邊的人。

爭取同志運動會主辦權 讓香港成為真正國際大都會

回看香港,印象之中我們從來沒有「出櫃」運動員。其實,據說香港 20 年前已有同志運動員,只不過從來不出櫃。究竟是社會的氣氛做成,還是在本地運動界內,同性戀仍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有見及此,我和一群同樣對體育運動和共融文化熱忱的朋友,反問自己和身邊的人,香港不就正正適合實踐「平等與共融」的使命和需要嗎?為何不為香港爭取 2022 年同志運動會的主辦權呢?

香港隊在本屆奧運,雖然沒有贏得獎牌,但是市民都認同他們的努力和拼勁,為他們整體的躍進喝采。體育盛事最能促進參賽國家的社會凝聚力,我們要把握社會現在普遍支持深化培育運動員的熱情,鼓勵全城參與和欣賞體育運動,普及體育文化。

香港其實有相當體育設施配套,包括正在興建的啟德體育園,絕對有能力舉辦國際級體育盛事。

在香港舉辦同志運動會,目的不單是提升社會對體育運動的志趣,更是要突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對新思潮高瞻遠矚。

香港其實有相當體育設施配套,包括正在興建的啟德體育園,絕對有能力舉辦國際級體育盛事。(啟德體育園網站)

倘若申辦成功,香港將會是首個舉辦同志運動會的亞洲城市。香港的地理位置比上屆的主辦市克利夫蘭(Cleveland)優勝得多,定會是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場地。

除了扒龍舟、跑樓梯、太極拳等競技運動,同志運動會包括各種別開生面的玩樂文藝活動,包括舞龍、鋼管舞、太極、瑜珈,甚至有民間性別議題 Ted Talk,可見這活動是屬於民間。

即使你不是熱衷運動或性小眾議題,從經濟的角度來看,2018 年在巴黎舉行的同志運動會就預計能吸引 15,000 名運動員和 10,000 相關訪客。按此推算,2022 同志運動會可以為香港帶來 1 至 1.5 億港元收益和各種新的就業機會,並帶動外圍經濟效益。預期這個國際盛事,會吸引許多過去不太認識香港的旅客,大大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形象。

香港的運動員在緊絀資源和條件下,默默耕耘,極需要社會關心和支持,才可以堅持奮進。同樣,同志運動會幫助促進社會對不同性取向運動員的認同,不管是直是同,我們都全力支持,協力幫助他們超越自我,做到「更快、更高、更強」,為香港增光。

此外,香港藉着舉辦同志運動會,必然會成功建立同志友善的形象,吸引多元專才放心在此發揮所長,鞏固香港的國際地位,亦能因此獨特優勢,帶動粉紅經濟。

試想想,2022 年,彩虹旗在香港到處飄揚,世界頂尖運動員在啟德體育園競賽,賽後一眾往西九,參加「是有種人」音樂會,將會是多麼令人稱心爽意的共融盛事。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