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更要補?】看書思考損氣血 流汗涼冷氣易虛都要補

撰文:鄒家鳳
出版:更新:

早前血庫告急,紅十字會呼籲大家捐血。雖然鬧出小風波,但前往捐血的人依然踴躍,幾天下來已令血庫存量回復正常。
需要輸血,一般指體內的血色素偏低達至警戒線,可能是失血過多或製血太少。不過,經常面青唇白、手腳冰冷、易暈易累,也代表血氣不足,但是否吃豬膶紅棗便可解決問題?要補氣血,是否天寒地凍才需要?中醫師謂,夏天大汗淋漓常嘆冷氣,更要補益脾胃、養血安神。

紅棗茶可以補氣血,夏天也可飲用,但只宜未發病或症狀未明顯之前,否則於事無補。(資料圖片)

分分秒秒耗氣血

本來想請教醫師,什麼食物最能補血,但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則解釋中西對對血的理論不同:「其實氣和血都是身體的能量和物質的燃料,即無論身體作任何活動,如運動、工作、看書,甚至思考,每分每秒都在消耗氣血。氣血的來源,主要在負責飲食的脾胃內,脾胃的消化功能,會把我們的食物轉化成『氣血』,供養臟腑,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能量。」當你體內消耗能量的速度比補充的速度快,便會造成虧損,這時候適量進食一些健脾養血的食物,如龍眼肉、紅棗、莧菜、南瓜等,可有助身體迅速恢復,精神爽利一些。

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過,徐醫師強調食療進補應在疾病或症狀未明顯之前,若當你出現失眠、心煩、手腳凍、或因血虛引起的月經不調等,這時若只吃紅棗、龍眼肉、薑等保健食療,已作用不大,是時候去求醫了。

中醫認為「血主於心,藏於肝,統於脾,布於肺,根於腎,有規律地循行脈管之中,在脈內營運不息,充分發揮灌溉一身的生理效應。」徐醫師解釋,西醫的貧血或與中醫的血虛証有相類似的地方,但不能完全劃上等號,如部分貧血者會出現面白、手凍、頭暈,這些症狀卻不一定是血虛引起,例如手凍可以是陽虛或經絡不通引起,頭暈也可以是肝陽上亢、痰濁引起,所以胡亂進補適得其反。

有人建議立夏之後應喝紅棗薑茶以驅病氣,但並不是人人合用。(資料圖片)

立夏之後最宜飲紅棗薑茶?

有謂立夏(5月5日)至三伏天前一天(7月11日)是喝紅棗薑茶的最佳時候,因為經過冬天,再度過了春天,體內積聚了很多病氣,至炎熱的夏天腠理開放,陽氣空氣,薑棗茶有助陽氣散發排寒。

徐醫師則認為,「薑本身有發汗溫中作用,棗則可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夏天如吃生冷食物太多或脾胃弱,或因血虛引起的睡得不好等,飲薑棗茶是OK。但不是人人合用,因食太多棗可以增濕,濕熱、熱氣的人都不適合飲用薑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