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公屋.觀點】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出售公屋 漠視置業風險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團結香港基金近日推出第三份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當中「補貼置業計劃」成為報告焦點所在。雖然報告老調重彈董建華時代的「出售公屋」計劃,卻明顯和應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重建置業階梯」,建議將現有及未來的公屋單位陸續私有化。在公屋居民入伙時,先固定單位的補地價金額,再以與建築成本掛勾的折讓價出售。此計劃聲稱是一個「三贏方案」,既可改善公屋機制設計的缺陷、低效率,改善單位資料錯配的問題,政府亦可收回建築和營運成本,更可推高香港的置業比率至逾七成,幫助基層市民置業等。但三贏局面背後,可能是基層市民「獨輸」。

(鄭劍峰攝)

首先,報告開宗明義指現時「公屋單位使用效率不佳」、「公屋單位與住戶錯配」和「公屋單位回收進度緩慢」,其實與房委會本月剛推出收緊公屋富戶政策不謀而合,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過去上任梁振英政府已經以「編配」、「維護公屋資源」之名推出層出不窮的政策「踢走」不少公屋租戶或輪候人士,「富戶」和「寬敞戶」更是多項回收單位政策的對象。

民間智庫影子長策會曾於2013年就公屋興建量、編配單位與輪候冊三者關係進行研究,發現因新公屋單位的興建量遠遠追不上輪候冊,調遷與輪候冊的比例不斷上升,而興建量與輪候冊的比例則不斷下降,舊單位調遷已慢慢取代新單位,成為輪候冊上可供編配單位的重要來源,亦是「富戶政策」和「寬敞戶政策」愈收愈緊的原因。

此份報告卻再三指出現有公屋住戶借「分戶」、「離婚」等方法,博取多一間公屋單位,導致公屋居民人數和其家庭平均住戶人數不斷下跌。然而,根據勞福局於2016年12月回覆立法會質詢的數據顯示,成功經社署「恩恤安置」分戶的個案,已由2011/12年度的2,600多宗,回落至2015/16年度的不足1,500宗。報告根本未清楚了解現時「分戶」政策一早遭房署嚴格控制,住戶必須有非常合理和迫切理由並經社署推薦才有機會「分戶」,而房署更有權否決社署的推薦,因而數字不斷下跌。

(資料圖片)

【綠置居‧觀點】管理費、維修費高昂 政府有責任警惕市民

房署同時亦加強對「寬敞戶」要求遷出或搬離至細單位,直至去年9月已處理8,300多宗,更合併擠迫戶的調遷計劃,人均居住面積少於 5.5 平方米的擠迫戶才獲得處理,並把預留單位數目減半至約 1 000 個,特快編配亦減少至一輪。多項措施已不斷壓縮原有居民和輪候人士的居住面積和編配機會,以追趕加快編配上樓的時間。

「補貼置業計劃」看似為公屋居民帶來樓市升值也可分享成果的好處,但卻忘記了置業背後所背負的業主責任。過去租置樓出現的業權管理維修問題亦不時發生,而政府卻斷絕原有出租公屋的大維修、日常營運的責任,闊佬懶理。而過去九八年和O三年的經驗也反映,如市況不如現時,樓市逆轉最先出事的往往是「抗跌力」較弱的租置樓、綠置居和居屋,負擔能力較弱的基層業主將首當其衝,物業大幅貶值成「負資產」,相信作為基金會主席的董建華先生也歷歷在目。

(鄭子峰攝)

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會議上宣讀政治報告時,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基金會卻與特首林鄭月娥一方面在施政報告提出「以綠置居取代公屋」,另一方面此報告則大談「補貼置業計劃」,一再強調以置業主導。重推「出售公屋」只是一味推市民走上置業的階梯,卻減少基層市民入住公屋的機會,亦未能回應香港市民以廉價租住房屋以達至「安居樂業」的訴求。而整個家庭和個人的生涯規劃亦遭每月供款捆綁,對整個社會的創業、創意思維發展將受到很大限制,最終影響香港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