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台慶.觀點】無綫再北進 問題不在水土不服 而在劇集質素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無綫踏入50周年,似乎有意再展鴻圖,大舉北進。內地市場龐大,文化產業興旺,企業渴望分一杯羹,可謂正常不過。但是無綫過去也曾嘗試與內地合作拍劇,結果卻是兩面不討好 。這次無綫在吸收過去失敗經驗之餘,亦需正視內地市場的變化,慎防夜郎自大,鎩羽而歸。

《使徒行者2》演員

早年合拍劇水土不服 難兼顧兩地口味

早年的合拍劇的確面對「水土不服」的問題。舉例來說,2007年無綫與央視合作拍攝的《歲月風雲》,便廣受批評。至於亞視計劃與湖南衛視合作開拍的《滄海福田》,更是胎死腹中,觀其劇情簡介,不外乎發奮向上的勵志故事,亦過於符合「主旋律」,相信就算拍成也難以取得佳績。

當年的合拍劇失敗並非無因,2000年1月4日起,國內廣電總局發出通知,國內電視台不能再於黃金時段播放香港電視劇集,港劇的影響力隨即下降。縱然2003年中港雙方簽署CEPA,批准香港與內地合拍的電視劇在國內電視台的黃金時段播放,但規條對於香港演員、製作人員有嚴格規限,且故事的主要場景需設於內地,故合拍劇實難保留香港風味。無綫的主要市場在香港,且一直取得穩定收入,不可能像電影商般全面北上,眼看投資回報不成正比,在拍攝數套合拍劇後,便沒再拍下去。

幕前幕後一起慶祝《宮心計2·深宮計》煞科。(張嘉敏攝)

網劇大行其道 無綫有望翻身

自去年開始,無綫有意再度進軍內地市場。觀乎今年的台慶劇,不少都與內地合拍,部分劇集投資更達五千萬港元,比過去二千萬左右的台慶劇成本為高。與過去的合拍劇不同,觀其劇目,絕大多數都是港人耳熟能詳的劇種。舉例來說,最近播放完畢的合拍劇《使徒行者2》,就是2014年港劇《使徒行者》的續集,屬港劇最擅長的卧底劇種。合拍劇《宮心計2.深宮計》則是《宮心計》的續集,承繼了《金枝慾孽》宮廷、辦公室政治相結合的模式。

觀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落實網上境外影視劇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引進劇可以佔網上平台的劇集30%。對於內地而言,港劇也屬引進劇,固然希望可以保留「港味」,而非一味迎合國內文化。此外,引進劇沒有規定用上國內演員、製作人員,故相對原汁原味。縱然合拍劇、純港劇在內地播放需要經內地部門審查,內容受一定限制,但是卻能吸納更多資金,提升劇集拍攝水準。

有人質疑《溏心風暴》系列是否有必要再拍下去。

重振港劇雄風 還需緊貼時代

可以說,無綫投放更多資源在劇集製作上,觀眾固然樂見,但是亦需警惕,國內影視發展一日千里,如果不思進取,港劇地位恐將不保。事實上,縱觀十年來的「電視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進佔頭十名的無綫劇集就只有2009年的《巾幗梟雄》以及2010年的《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可見無綫劇集在本地觀眾心目中的地位每況愈下。

近來在網上播放的港劇,雖然能夠保留本土味道,但不少都是續集作品,予人今不如昔之感,就像《使徒行者2》在影評網站豆瓣的評分,便不及首輯。此外,《溏心風暴》本身已是完整故事,無綫卻硬來一套《溏心風暴3》,實令人憂心會成狗尾續貂之作。

瑯琊榜在台、韓甚至外國都備受推崇,除了廣受各地劇迷歡迎外,亦引發許多涉及政治及文化的延伸討論。

無可否認,無綫近來有意將劇集精品化,在燈光、場景方面也有所改進,但是若要重執國內電視劇集界的牛耳,便不得不改善劇本的質素。《使徒行者2》雖然收視頗佳,但是其劇情不無犯駁之處,亦有指其為了將故事延續下去,以致結局牽強。反觀內地的網劇,不少都有完整的小說文本,結構完整。此外,在內地熱播的劇集,不少都是環環緊扣,甚具文化底蘊,《瑯琊榜》即為一例。無綫《使徒行者2》在劇情間穿插大量名言雋語,也許就是希望修正港劇劇情薄弱之弊,惟效果卻甚為突兀。

港劇在內地是七八十後的集體回憶,有一定市場,但是國內新生代已少有鍾情港劇,要數在內地引起熱潮的港劇,已經是2000年在央視播放的《創世紀》,以及後來在湖南衛視播放的《金枝慾孽》。回憶也會有丟淡的一天,如今無綫在網劇市場需要面對其他引進劇的競爭,若然再不思進取,只會被歷史淘汰。

事實上,近日劇集《降魔的》頗獲好評,予人耳目一新之感,多少因為它是內部比賽劇本比賽「重重有賞」的作品,劇本由競爭產生,較具新意,有別於過去的「罐頭劇」,無綫大可定期舉辦相關比賽,提升劇集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