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進入快車道  香港可成「中國曼哈頓」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前財政司司長、港區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日前出席一個論壇時稱,作爲現時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可以借勢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將自己打造成為「中國曼哈頓」之餘,亦可同時助力人民幣走出去,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唐英年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扮演「中國曼哈頓」角色

雖然人民幣國際化面臨重重限制與挑戰,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是不爭的事實。2018年是本港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15週年,而從長遠來看,「未來10年左右,中國的人民幣在全球的外匯儲備中所佔的份額應該會達到英鎊和日元的級別,」美林銀行的外匯策略師Adarsh Sinh和利率策略師Yang Chen在一份共同撰寫的報告中如此寫到(截止2017年9月,英鎊/日元的份額佔全球外匯儲備的4.5%)。在中東地區,伴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人民幣更是成為了當地最為活躍的貨幣之一。

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深刻地撬動了全球金融格局板塊。2011年4月,新加坡資政吳作棟訪華,新加坡隨即加入了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競爭當中。當時,新加坡最大銀行星展集團執行總裁Piyush Gupta估計 ,在三年之內,「新加坡將成為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然而,在2016年,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TF)的數據顯示,英國已於當年3月份成功超越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二大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全球各個金融中心你爭我奪,對於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競爭之激烈,由此可見一斑。

注①: 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中文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是一間運營著世界級的金融報文網絡的國際合作組織。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通過該組織提供的安全、可信的通道與同業交換報文,從而完成金融交易。除此之外,SWIFT還向金融機構銷售軟體和服務,其中大部分的用戶都在使用SWIFT網絡。到2015為止,SWIFT的服務已經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和證券機構、市場基礎設施和公司客戶,每日處理的報文次數達到1500萬。中國的SWIFT最大使用機構是中國銀行。

SWIFT英國、愛爾蘭和北歐分支負責人Stephen Gilderdale表示,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正推進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發揮更大作用,「而英國等國家正因此而受益」。圖為倫敦金融區

對於英國在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爭奪戰的出色表現,SWIFT英國、愛爾蘭和北歐分支負責人Stephen Gilderdale表示,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正推進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發揮更大作用,「而英國等國家正因此而受益」。

國際競爭中,各個國家和地區深知自身國家地區利益之所在,皆想在人民幣市場上分一杯羹。

如果說「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其他地區釋出的政策紅利,那麼香港不僅拔得「一帶一路」的政策頭籌,更充分享有「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規劃的天時地利人和。香港過往因為自身的特殊地位,在人民幣市場的建立及發展上搶盡先機。而今雙重機遇擺在面前,香港能否再次把握機會,如唐英年先生所說,成為「中國的曼哈頓」呢?

2003年非典後香港經濟蕭條,時任國務院總理温家寶來港出席CEPA簽署儀式。

自從2003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提供人民幣清算業務;2004年,隨着《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俗稱CEPA)正式實施,香港銀行開始為本地居民提供人民幣存款服務,「開創了人民幣離岸使用的先河」。而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規劃提上了議程,香港與中國大陸勢必更加融合,兩地在人流、物流、訊息流及資金流等要素的流動將更加暢通。

香港是珠三角的要塞,唐英年因此提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協調機制,讓兩地的融合和溝通過程更加暢順。在金融方面,唐英年提出兩地應以先行先試的原則,擴大粵港兩地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與互聯互通,促進在岸、離岸人民幣資金互通。在此基礎上,人民幣跨境業務應該大膽創新,例如推進跨境人民幣雙向融資及跨境人民幣結算等等。

香港是珠三角的要塞,唐英年因此提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協調機制,讓兩地的融合和溝通過程更加暢順。

除此之外,唐英年亦建議香港進一步推動本地資本市場使用人民幣。他認為香港資本市場最大的特色,是能撮合境外及境內的投資者與融資者。因此,香港的股票市場應更好地引進及鼓勵人民幣的使用,用人民幣來進行計價、交易及結算。他認為此舉有助於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而且這跟內地的政策目標是一致的,這樣做能令「香港銀行更有效地配對他們的人民幣資產和負債」。

2016年7月,中銀(香港)發佈了一份題為〈CIPS系統為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增加動力〉的財經速評,當中提到香港銀行直接參與行加入CIPS系統,協助完成首筆境外清算銀行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換言之,香港還是可以得益於CIPS,進一步發展人民幣業務,而非單純如部分市場人士所憂慮,CIPS會令國際交易繞過離岸中心結算,削弱香港地位。CIPS的發展是機遇還是威脅,端視香港如何因勢對應。報告就提到,透過CIPS,香港可望透過自身作為人民幣國際化「超級聯繫人」的身份,主動發揮金融創新優勢,繼續把握政策優勢,繼續鞏固清算系統優勢。

注②: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簡稱CIPS,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開發的獨立支付結算系統,旨在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管道和資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滿足各主要時區的人民幣業務發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該系統於2012年4月12日開始建設,2015年10月8日上午正式啟動。央行資料顯示,2017年,CIPS處理業務125.90萬筆,金額14.5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7.92%和233.67%。日均處理業務5056.22筆,金額584.50億元。 2018年5月24日,央行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處理業務32.87萬筆,金額5.45萬億元。

由此可見,香港要保持自身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競爭力,一定要把握「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雙機遇;香港未必需要成為中國「曼哈頓」,但一定要繼續推動及完善人民幣業務,爭取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而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亦不純粹是為人民幣作嫁衣,人民幣亦反過來為香港提供港元以外的交易貨幣選擇。這種貨幣的多元選擇不僅是有意義的,兼且對於營造出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的經濟環境來說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