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絕即棄餐具 還看港府意願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北京市5月起規定商戶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即棄用具,有望紓緩即棄餐具對環境的影響。反觀本港在2009年推行膠袋徵費計劃後,已不見再有重大新政扭轉民眾消費習慣,上述對即棄餐具的限制,不無參考之處。

北京市5月起,規定商戶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即棄用具。(視覺中國)

近年內地外賣送餐服務普及化,即棄餐具的使用量亦隨之提升。為紓緩即棄餐具對環境的影響,去年11月底北京市15屆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列》,規定餐飲業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向消費者主動提供筷子、勺子、洗漱用品等一次性用品,並應當設置提示標識,違者將被責令立即更改,並罰款5000至1萬元人民幣,再犯者則罰款1萬至5萬元。另外,國家發改委及生態環境部在本年1月亦提出,今年底起全國所有餐飲業將禁止使用即棄塑膠飲管,同時禁止生產和售賣即棄發泡膠飯盒及餐具等。

經濟誘因扭轉消費習慣

上述政策出台後,不少輿論質疑成效。例如有在內地開設小食店的港商認為,若要用可重用餐具,成本高不切實際;另外也有人認為罰款以萬元計,將對違反法規的小店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可是,環保政策的本意是出於長遠公益考量,故其規訓主要是經濟誘因,而非剝削自由的牢刑,以扭轉民眾的消費習慣和環保意識。即使眾人對新政策的疑慮有其理據,但亦不能因噎廢食,就此放棄以政策介入民眾對大自然的過度消費。

政策介入對扭轉消費者習慣和環保意識的功能,同樣可見於2009年推行的膠袋徵費計劃。如「綠惜地球」的研究指出,膠袋徵費計劃的矛盾成效可見於兩方面。一方面,到了2017年,購物膠袋掉棄量回落至人均每日1.6個,比2009年減少5.6%,而超市和便利店購物膠袋棄置量更大減92%和55%;但另一方面,豁免範圍以外,如紙袋、麵包袋、濕貨膠袋的膠袋用量,則較以往為多,嚴重拖低政策的成效。換句話,從豁免範圍內、外的膠袋用量此消彼長可見,環保政策的成效只是一半取決於民眾自律,一半則是取決於政府如何制定政策細則,以加快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

香港亟需減廢

隨着本港三個堆填區預計於2020年代相繼飽和,港府實有迫切需要以政策介入,以減少都市固體廢物的來源。按立法會的資料顯示,2017年棄置於堆填區的三大都市固體廢物分別為廚餘(34%)、廢紙(24%),以及廢塑膠(20%),但與此同時,由於再造塑膠產品的市場需求及商業收益偏低,以及相關的收集及循環再造系統在全球仍未普及,使源頭減廢成了唯一可行的方向。

在減少家居廢塑料方面,港府未來不但可參考北京推行新政,限制即棄用具的用量,亦可參照韓國的強制家居分類可循環再造廢物,規定所有住戶將可循環再造的廢物分類處置、或是推行生產者責任制度,迫使塑膠用品的生產商,須為其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繳納「塑膠稅」,然後再將稅收撥歸收集及循環再造廢塑膠的行業。相較歐盟、台灣和韓國等地,香港在處理廢塑膠的思維和政策無疑是嚴重落伍,但面對堆填區快要飽和的現實,港府實須更快意識到「廢膠圍城」的危險性,推出新政扭轉民眾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