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跳舞便可促進種族融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Black live matter」運動蔓延全國,種族問題引起全球關注同時,本港非華裔人士如何融入本地社會,亦須得到社會重視。油尖旺區議會周一(22日)舉行少數族裔工作小組,議程包括全年油尖旺區種族共融活動,過去由非華裔人士唱歌跳舞的文化表演活動在今年亦重新思考。多名區議員及地區人士會上質疑不少經年舉辦活動成效不彰,到底過去本港市民,是否真能透過觀看歌舞表演而了解少數族裔?

到底過去本港市民,是否真能透過觀看歌舞表演而了解少數族裔?(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有如參觀動物園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11年油尖旺區內的非華裔佔全區人口12.3%,直至2016年已上升至15.6%。種族之間應如何在社區內共融,一直是本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可是非華裔少年Bibek Sapkota在區議會上表示,自己在中一便曾參與相關歌舞匯演,依其個人經驗,若該活動是為文化融合,可謂完全沒用。他認為港人觀看表演時甚至無法分辨不同族裔人士,無異於參觀動物園。

過去的少數族裔表演,的確可以讓市民觀賞不同民族的地方歌舞技藝,但若以建立不同族裔間的社區關係為目標卻有如緣木求魚。表演中,非華裔人士少有機會與觀看表演的華裔人士交流,而文化或心理隔閡更難透過表演打破,隨活動結束,族裔之間也不會因而建立關係。會上另一列席的非華裔人士毛漢同意亦指,過去的歌舞活動也往往只有高官到場半小時。活動會場爆滿,對他們日後的生活,以至種族間的互相了解也無補於事。

或許總有一天,「少數族裔」不再是少數。(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了解文化 走入生活

與會者最後決定取消今年文化表演撥款,轉為舉辦導賞活動及拍攝少數族裔文化短片的YouTube頻道 。油尖旺區議會的例子,其實可套用於其他地區之上,給予華裔居民同機會了解非華裔文化的日常生活。種族間的不了解,不時源於日常缺乏接觸機會,區議會及民政事務署其實可以吸取今次經驗,嘗試改變過往的文化活動形式。例如未來可透過導賞活動了解不同社區內,如重慶大廈、齋戒月等的非華裔文化,讓市民體驗非華裔生活,也為本地市民提供一次了解社區的機會。隨本地非華裔人口增加,2016年,本地少數族裔數目已較2006年上升接近7成,或許總有一天「少數族裔」不再是少數,如何在不同種族間建立起一個文化溝通的平台,也需待未來政府及不同團體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