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金平台受歡迎 文藝創作可有一片新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年網絡平台興起,不少作者、插畫家、模特兒、政界名人等都登陸平台,接受支持者付款訂閱。在讓群眾募資的網上平台Patreon,市民可以依據付款金額,加入到「KOL」不同層級的會員名單內,由此接收名人按時更新的文章、畫作、相片等內容,並維持內容創作者每月可以有穩定收入。較著名例子是2017年時中大法律系學生黃于喬(中大Emilia)透過平台賣相買樓,自此平台亦於本港得到關注。

Emilia不時於自己的平台發表見解。(資料圖片/黃廸雯攝)

香港不乏人材

雖然網絡平台經常被模特兒或政界明星搶去風頭,但從支持本港文藝創作發展的角度而言,包括Patreon在內的平台也正為讀者提供直接支持內容創作者的途徑,讓不少內容創作者得以延長藝術生涯。以本地小說為例,在網絡平台出現之前,作者若要從作品獲利,往往需要在某文學獎中得到評審賞識獲得獎金,或者得到出版社青睞願意投資作品出版,作者再從版稅獲取收益。若然作品出版成書,作者也無法從中直接獲利,反而需與出版社等投資人共享成果,甚至最後只能取得一成左右版稅。變相只有寄望作品銷情理想,作家才能維持「作家」的壽命。

香港長年被人笑稱為文化沙漠,但本港文學界別其實不乏人材。例如有榮獲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首位香港作家陳浩基,有勇奪2018年誠品年度最暢銷華文作品的年輕女作家「不朽」,也有2019年勇奪台灣第四十屆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組首獎的洪昊賢。以文漠沙漠斷言香港,無疑對這些出色的作家不公,但在香港若要本港文科學生以小說維生,卻又不免予人「乞食」印象,學生看來難如金融、醫療職系一樣有前途。近年本地作家在外地屢獲不同殊榮,或暗示本港的作家人材,正向外一點一滴流走。

近年本地作家在外地屢獲不同殊榮,或暗示本港的作家人材,正向外一點一滴流走。(資料圖片)

作家收入難穩

香港並非欠缺人材,更多是資源無法有效分配到有潛質的作家身上,導致本港青年會以文學為志業者少之又少。若本地新進作者能夠登上網絡平台連載作品盈利,既跳過了需要出版社投資出版的門檻,也能吸引未必能全職寫作的作家,可以在空餘時副業寫作賺取一筆外快。隨現代網絡普及,本地作者的寫作題材不時加入大量本地元素,雖然可引起700萬人的共鳴,但同時作品卻不易外銷。平台如Patreon,其實有利集合小眾讀者支持創作。新手作家要變成老手,既需要天分,也需要時間歷練。

香港要留住本地作家,如何為作家提供穩定收入,可謂本土文化發展的一大難題。要讓本土文學得以成長,社會應首先鼓勵具潛質的年青人可以提起筆桿。例如透過不同平台讓更多有志成為作家的香港人能得以謀生,以穩定收入向創作者提供足夠養分後,再談香港日後的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