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經驗不足為據 中美一戰結果難測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美局勢持續不穩,台海及南海的衝突似有升溫之勢。再加上美國總統大選將至,還未知會否出現「十月驚奇」,爆發難以預計的事情。中美雙方因台灣而軍事衝突的機會正在提高,上至軍事專家、下至普通民眾,也在比較中美一戰雙方實力到底如何。很多專家評論指出美軍在過去數十年內參加過多場實戰,有實戰經驗且狀態一直保持,反觀中國解放軍卻自越戰後未有參與過戰爭,欠缺實戰經驗,故此兩軍一戰解放軍很可能不堪一擊。

實戰經驗很重要,但前提是戰爭形態改變得很慢。當科技發展速度愈快,軍備、戰術、戰略也會隨之作出很大的改變。本月15日,中國發射了長征十一號火航成功將「一箭九星」射上近地軌道。衛星上空後,其中一顆視頻衛星「吉林一號」傳來的影像疑似是拍攝到只有美軍擁有的「F-22隱形戰機」。有評論指出如能利用追蹤及監測戰機,那將大大改變戰局,甚至可代替雷達使用。雖然這只是猜想,說到能取代雷達也過於誇張,但仍然反映了一個重要的趨勢:航太科技在軍事上的地位愈來愈重要,其發展早晚將改變戰爭的形態。

一直有評論認為解放軍欠缺實戰經驗。(資料圖片/國防部網站)

「諸君是昨日的專家」

隨科技的快速發展,實戰的形態變化極快,舊世代的經驗在新世代的戰爭中很可能並不管用。近代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1870年的普法戰爭時,法國的軍事經驗按理是十分豐富,因其自18世紀末拿破崙戰爭後一直有參加大大小小的戰事。在大戰發生前,各國的軍事專家都認為法軍略佔上風,或者至少會發展成膠着戰事。然而,由於後裝火槍的革命性出現,以及普魯士的士官制度改革等,拿破崙時代的戰爭經驗對法軍沒有太大的幫助,最終法國大敗大出所有專家所估。

同理地,在二次大戰之前,日本海軍已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等。尤其是日俄戰爭的多場海戰,更是大型裝甲戰艦史上最標誌性的實戰。而且日本海軍也是第一支在實戰中使用航空母艦的海軍,幾乎可說是當時眾多海軍中擁有最多實戰經驗的勁旅。然而,這些經驗也對日本海軍起不了什麼幫助。日本海軍不適應航空母艦時代的變化,海軍囿於舊有以戰艦決戰的思維。日美兩軍開戰,除了第一場珊瑚海海戰屬於前哨戰性質外,第二場的中途島海戰日軍便遭到美軍重創,失去幾乎所有艦空母艦。中途島海戰發生時,還在太平洋戰爭早期,而美海軍也未受益於美國強大的工業力,美日海軍的實力還未拉開,日軍之敗不能說是因為實力不足。

經濟豐富的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海戰亦得大敗。(電影《決戰中途島》劇照)

日俄戰爭時,日本陸軍包圍俄國的旅順要塞,使用舊時代的人肉衝鋒戰術久攻不下,而且傷亡慘重,日本小說家司馬遼太郎在其小說中就創作了當時陸軍參謀長兒玉源太郎就曾訓斥前線諸將說「諸君都是昨日的專家,但卻非明日的專家」。雖然這對白只是小說情節,但從整個近代戰爭史上看卻不無道理。

中美一戰結果難測

從歷史回到當下,美軍的主流戰術是從二戰後慢慢形成。但隨着科技日新月異,到底美國以航母為核心的實戰經驗在新時代能發揮多少作用,還是未知之數。尤其是美國的實戰經驗也是有限,除了二戰外,未曾與實力伯仲的國家開戰,故此沒有傾盡國力作極限戰的經驗。一旦發生世紀大戰,戰事演化為長期戰,美國的社會與工業是否能支撐下去也是問題。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航太科技愈來愈重要,美國過往的實戰經驗也會隨時間而貶值。美國也不是不知道這個發展方向,總統特朗普去年底便成立「太空軍」以應對。將來的戰爭會以人類未曾經歷過的形態出現,再慢慢發展成常態。過去的軍事經驗既然不足以成為判斷未來戰爭結果的參考,中美雙方便應該認識到戰爭本質上的不可預測性以及危險,不輕率地錯判形勢。若然如此,國際社會或許尚能像核子震懾原理一樣阻止大戰爆發。要維持世界和平,管控分歧及避免擦槍走火,是國際領袖必須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