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拒再「短問短答」 行政立法關係需改善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近日向報章表示,立法會「短問短答」環節「好像沒有什麼好的回報」,所以不會再考慮出席。每月立法會半小時的「短問短答」是林鄭上任之初特意增加的環節,為表重視行政立法關係。縱然「短問短答」不是唯一方法,但取消之後,林鄭應該拿出其他方法以改善行政立法關係。

林鄭在2018年表示,「短問短答」環節是她的「管治新風格」,「可以好有效率咁同約十位議員互動,亦俾機會我回應社會關注嘅事件」。如今她因爲「沒有什麼好的回報」而放棄,自然容易引來非議,認為這意味其放棄與議員溝通及互動。尤其在反修例後政治撕裂嚴重,社會更需要從政者牽頭修補關係,放下個人好惡。

當然,「短問短答」環節不必然有助行政立法關係。過去泛民議員就經常在此時機盡情謾罵,未有善用質詢政府工作的機會。民主派應反思,真正的為民發聲應該是從聽者出發,不管是在態度還是說話技巧上都更應考慮表達的有效性,理性地讓民意能夠真正落在施政者的心上。否則就只會把代表部分市民與政府溝通的過程,變爲爭取同溫層支持的演說。

修補關係 為民服務

另一方面,建制派作爲在行政會議和立法會議席過半數的優勢派別,卻沒有盡到幫助政府瞭解分歧癥結所在,在政策措施醞釀過程中秉公直言的責任,以至官員和民主派、民衆愈走愈遠,矛盾愈發激烈,終至林鄭不再參加「短問短答」,雙方幾進無話可説、分道揚鑣的局面。

無論是民主派、建制派還是特區官員,三方不應是敵對心態,而應互相提醒,合作並進。尤其是刨除政治立場、意識形態之爭,香港還有不少的民生議題都需要跨黨派的合作。比如香港的幾個垃圾堆填區都將飽和,而垃圾堆填率又不見明顯下降,如何從源頭減廢,推動垃圾徵費將香港從垃圾圍城的危機中解救出來也相當重要。又比如近月發生多起殘障人士被虐待,院舍和社區支援不足的悲劇。面對這些問題,基層有何苦,政府有何為爲難之處,如何建立短期、中長期的解決方案都是泛民、建制和官員應携手共同解決的緊要問題。更何況,面對如今世界局勢的變化,整體經濟的下行,站在轉變風口的香港,應何去何從,是三方應抛除成見,減少内耗,共同努力的方向。

今日香港,各方成見已深,需要更是平心靜氣的溝通、協商。林鄭置氣不參與「短問短答」,可以說是她的個人選擇,但眼下如何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促進跨光譜政治合作,卻是亟需回答的問題。泛民和建制這兩股政壇的主要力量也應反思自身角色,幫助市民和政府找到有效溝通、對話的方法,才能讓香港真正做到修補裂痕,重新出發。